词典

鸟觜的意思

niǎo

鸟觜


拼音niǎo zī
注音ㄋ一ㄠˇ ㄗ

繁体鳥觜

词语解释

鸟觜[ niǎo zī ]

⒈  鸟的嘴。

⒉  茶名。

引证解释

⒈  鸟的嘴。

《汉书·东方朔传》“尻益高者,鹤俛啄也” 唐 颜师古 注:“啄,鸟觜也。”
唐 白居易 《感春》诗:“花房红鸟觜,池浪碧鱼鳞。”

⒉  茶名。

唐 薛能 《蜀州送使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鸟觜擷浑牙,精灵胜鏌鋣。”
唐 郑谷 《峡中尝茶》诗:“吴 僧漫説鸦山好, 蜀 叟休夸鸟觜香。”
宋 梅尧臣 《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砖云色弄。”

“鸟”字共有1个读音: [niǎo]  

鸟

汉字
读音[niǎo]
注音ㄋㄧㄠˇ
部首[鸟]  鸟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0
异体字 鳥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E1F
其它编码五笔:qyng|qgd 仓颉:pysm 郑码:rz 四角:27127
笔顺编码35451
笔顺笔画ノフ丶フ一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鸟”字的意思

[niǎo]

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

2.(Niǎo)姓。

[diǎo]

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鸟”字的基本解释

(鳥)

niǎo ㄋㄧㄠˇ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英语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德语 Vogel (S, Bio)​,Radikal Nr. 196 = Vogel"_x000d_

“觜”字共有2个读音: [zī]   [zuǐ]  

觜

汉字
读音[zī][zuǐ]
注音ㄗ|ㄗㄨㄟˇ
部首[角]  角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6
异体字 ???? ???? ???? 嘴 㭰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9DC
其它编码五笔:hxqe 仓颉:ypnbg 郑码:iirl 四角:22227
笔顺编码2121353535112
笔顺笔画丨一丨一ノフノフノフ一一丨
笔顺名称 竖 横 竖 提 撇 竖弯钩 撇 横撇/横钩 撇 横折钩 横 横 竖

“觜”字的意思

[zī]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zuǐ]

同“嘴”。

“觜”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ī ㄗˉ

星座,二十八宿之一。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其它字义

zuǐ ㄗㄨㄟˇ

 ◎ 同“嘴”。

英语 beak

德语 Öffnung, Schnabel (einer Teekanne)​ (S)​,Mund; Maul; Schnauze; Schnabel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