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捻头的意思

niǎntóu

捻头


拼音niǎn tóu
注音ㄋ一ㄢˇ ㄊㄡˊ

繁体捻頭

词语解释

捻头[ niǎn tóu ]

⒈  亦称“捻具”。

⒉  即馓子。一种油炸的面食。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捻具”。即馓子。一种油炸的面食。

宋 高似孙 《讳略·寒具》:“刘禹锡 《佳话》有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醮嫩黄深……’迺以捻头为寒具也。”
注:“即饊子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寒具》:“捻头,捻其头也…… 林洪 《清供》曰:‘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麵,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
清 曹寅 《南辕杂诗》之八:“碧油捻具入中飱,方物曾闻奉至尊。”
自注:“景州 饊枝,大吏以入供。”

“捻”字共有2个读音: [niǎn]   [niē]  

捻

汉字
读音[niǎn][niē]
注音ㄋㄧㄢˇ|ㄋㄧㄝ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敜 㩶 ???? 捻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37B
其它编码五笔:rwyn 仓颉:qoip 郑码:doxw 四角:58032
笔顺编码12134454544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丶丶フ丶フ丶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撇 捺 点 横撇/横钩 点 斜钩 点 点

“捻”字的意思

[niǎn]

1.用手指搓转(zhuàn):捻麻绳。

2.搓成的条状物:灯捻儿。

[niē]

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捻”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ǎn ㄋㄧㄢˇ

用手指搓转(zhuàn ):捻麻绳。搓成的条状物:灯捻儿。

其它字义

niē ㄋㄧㄝˉ

 ◎ 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英语 to twist or nip with the fingers

德语 drehen, wirbeln

“头”字共有2个读音: [tóu]   [tou]  

头

汉字
读音[tóu][tou]
注音ㄊㄡˊ|ㄊㄡ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34
其它编码五笔:udi 仓颉:yk 郑码:tdgd 四角:34800
笔顺编码44134
笔顺笔画丶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横 撇 点

“头”字的意思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

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

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

8.第一:头等。头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

10.姓。

[tou]

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

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头”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頭)

tóu ㄊㄡˊ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首领:头子。头目。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英语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德语 Kopf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