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⒉ 指演奏铙歌。
⒊ 指演奏铙歌的军乐队。
⒈ 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引南朝 梁简文帝 《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鐃吹杂还风。”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鐃吹喧 京口,风波下 洞庭。”
清 赵翼 《题闽游草后》诗:“啸咏江湖髩已霜,忽添鐃吹入诗章。”
⒉ 指演奏铙歌。参见“鐃歌”。
引《北史·尉古真传》:“瑾(尉瑾 )时兼右僕射、鸣騶鐃吹。”
⒊ 指演奏铙歌的军乐队。
引《隋书·礼仪志三》:“后部鐃吹一部,鐃二面,歌簫及笳各四具,节鼓一面, 吴 吹篳篥,横吹各四具,大角十八具。”
《新唐书·仪卫志下》:“凯乐用鐃吹二部,笛、觱篥、簫、笳、鐃鼓,皆工二人,歌工二十四人,乘马执乐,陈列如卤簿。”
⒈ 乐曲名。为古代的军乐。参见「铙歌」条。
“铙”字共有1个读音: [náo]
汉字 | 铙 |
---|---|
读音 | [náo] |
注音 | ㄋㄠˊ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6 |
异体字 | 鐃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鐃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D9 |
其它编码 | 五笔:qatq 仓颉:opjpu 郑码:phgr 四角:85712 |
笔顺编码 | 31115153135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一フノ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 斜钩 撇 横 撇 竖弯钩 |
1.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间隆起部分小,正中有孔,每副两片。常和大钹配合演奏。多用于吹打乐。
2.古代击乐器。青铜制,似铃而大,无舌,有柄,举奏。
基本字义
铙
(鐃)
náo ㄋㄠˊ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比钹大。 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但没有中间的锤。英语 cymbals; hand bell; disturb
德语 Nao (chin. Bronzeglocke ohne Klöppel) (S, Mus)
“吹”字共有1个读音: [chuī]
汉字 | 吹 |
---|---|
读音 | [chuī] |
注音 | ㄔㄨㄟ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䶴 龡 ???? ???? ???? 弞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39 |
其它编码 | 五笔:kqwy 仓颉:rno 郑码:jro 四角:67082 |
笔顺编码 | 25135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横撇/横钩 撇 捺 |
1.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灯。吹一口气。
2.吹气演奏:吹笛子。
3.(风、气流等)流动;冲击:风吹雨打。吹风机。
4.说大话;夸口:先别吹,做出成绩来再说。他胡吹一通,你还真信。
5.吹捧:又吹又拍。
6.(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婚事告吹。这个月的计划又吹了。
基本字义
吹
chuī ㄔㄨㄟˉ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吹打。吹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吹毛求疵。吹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吹灰之力。说大话:吹牛。吹嘘。类似吹的动作:吹拂。风吹草动。(事情)失败:吹台。消息流传,鼓动宣传:鼓吹。英语 blow; puff; brag, boast
德语 blasen, weh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