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羞惭脸红;惭愧。
⒈ 羞惭脸红;惭愧。
引明 沉受先 《三元记·秉操》:“正气漫漫衝斗牛,教我赧颜红颊目含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如今又去帮衬别家,好不赧颜。”
《文明小史》第十四回:“这位 孟老夫子 自觉赧颜,不到年底,先自辞馆。”
⒈ 羞惭而脸红。
引《红楼梦·第一〇九回》:「宝玉想著早起之事,未免赧颜抱惭。」
“赧”字共有1个读音: [nǎn]
汉字 | 赧 |
---|---|
读音 | [nǎn] |
注音 | ㄋㄢˇ |
部首 | [赤] 赤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4 |
异体字 | 䩅 ????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67 |
其它编码 | 五笔:fobc 仓颉:gcsle 郑码:bnyx 四角:47247 |
笔顺编码 | 1213234525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丨ノ丶フ丨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 竖钩 撇 点 横折钩 竖 横撇/横钩 捺 |
因羞愧而脸红:赧然。赧颜。
基本字义
赧
nǎn ㄋㄢˇ
◎ 因羞惭而脸红:赧赧。赧然。赧愧。赧颜。赧然汗下。
英语 blush, turn red
德语 Scham (S),Schamröt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