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学的意思

nánxué

南学


拼音nán xué
注音ㄋㄢˊ ㄒㄩㄝˊ

繁体南學

词语解释

南学[ nán xué ]

⒈  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⒉  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⒊  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⒋  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⒌  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五学之一。 周 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后汉书·祭祀志中》“灵臺未用事” 刘昭 注引《易传·太初篇》“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

《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

⒉  南朝 宋 何尚之 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宋书·何尚之传》:“尚之 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

东海 徐秀,庐江 何曇、黄回,潁川 荀子华,太原 孙宗昌、王延秀,鲁郡 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⒊  南北朝 时 南朝 的经学。 南朝 经师,发展 魏 晋 学风,除《诗》、《三礼》采用 郑玄 笺注外,《周易》用 三国 魏 王弼 注,《尚书》用伪 孔安国 传,《左传》用 晋 杜预 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⒋  清 初 黄宗羲 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参见“南北学”。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初 孙徵君 讲学 苏门,号为北学; 餘姚 黄梨洲 宗羲,教授其乡,数往来 明 越 间,开塾讲肄,为南学。”

⒌  清 代 雍正 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参阅《光绪会典事例》卷一〇九八。

《清史稿·职官志二》:“九年,建南学。”
原注:“在学肄业者为南学,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

国语辞典

南学[ nán xué ]

⒈  太子的学舍。周代有东、南、西、北四学,加太学为五学,南学即五学之一。

《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始民不诬矣。」

⒉  南朝宋何尚之,在南郭外立学聚生徒,士人多慕道来游,称为「南学」。

《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⒊  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其所治的经学大多承袭魏晋学风,又受佛教影响,所作的义疏比经注更加详细,故称为「南学」。

“南”字共有2个读音: [nán]   [nā]  

南

汉字
读音[nán][nā]
注音ㄋㄢˊ|ㄋㄚ
部首[十]  十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7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57
其它编码五笔:fmuf 仓颉:jbtj 郑码:edld 四角:40227
笔顺编码122543112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南”字的意思

[nán]

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

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

[nā]

〔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án ㄋㄢˊ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

其它字义

nā ㄋㄚˉ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英语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德语 Süd.. (S)​,Süden (S)​,südlich (Adj)

“学”字共有1个读音: [xué]  

学

汉字
读音[xué]
注音ㄒㄩㄝˊ
部首[子]  子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學 斈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B66
其它编码五笔:ipbf 仓颉:fbnd 郑码:vdwy 四角:90407
笔顺编码44345521
笔顺笔画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学”字的意思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

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

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

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

6.姓。

“学”字的基本解释

(學)

xué ㄒㄩㄝˊ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英语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德语 lernen, studieren (V)​,Lehre, Fachgebiet (S)​,-logie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