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蛮的意思

nánmán

南蛮


拼音nán mán
注音ㄋㄢˊ ㄇㄢˊ

繁体南蠻

词语解释

南蛮[ nán mán ]

⒈  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⒉  旧时小说中辽、金人对宋及宋人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礼记·曲礼下》:“其在 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吕氏春秋·召类》:“尧 战於 丹水 之浦以服 南蛮,舜 却 苗 民,更易其俗。”
《宋书·荆雍州蛮传》:“荆、雍州 蛮,槃瓠 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县。 荆州 置 南蛮,雍州 置寧 蛮 校尉以领之。 世祖 初,罢 南蛮 併大府,而寧 蛮 如故。”
唐 韩愈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诗之二:“嗟我亦拙谋,致身落 南蛮。”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一直到 周宣王 的时候, 长江 流域的中部都还是所谓 蛮荆,所谓 南蛮,淮河 流域是所谓 淮夷、徐夷。”

⒉  旧时小说中 辽、金 人对 宋 及 宋 人的称呼。

《说岳全传》第十五回:“哈迷蚩 奏道:‘臣到中原探听消息,老 南蛮 皇帝让位与小皇帝 钦宗。’”
《说岳全传》第十六回:“小番报进牛皮帐中:‘启上狼主,又有一个小南蛮杀进营来,十分厉害。’”

国语辞典

南蛮[ nán mán ]

⒈  中国古代对南方部族的称呼。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⒉  北方金人鄙视南方宋人的称呼。

《精忠岳传·第一五回》:「哈迷蚩奏道:『臣到中原探听消息,老南蛮皇帝,让位与小皇钦宗。』」

⒊  日人称早期到日本的荷兰人。

“南”字共有2个读音: [nán]   [nā]  

南

汉字
读音[nán][nā]
注音ㄋㄢˊ|ㄋㄚ
部首[十]  十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7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57
其它编码五笔:fmuf 仓颉:jbtj 郑码:edld 四角:40227
笔顺编码122543112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南”字的意思

[nán]

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

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

[nā]

〔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án ㄋㄢˊ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

其它字义

nā ㄋㄚˉ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英语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德语 Süd.. (S)​,Süden (S)​,südlich (Adj)

“蛮”字共有1个读音: [mán]  

蛮

汉字
读音[mán]
注音ㄇㄢˊ
部首[虫]  虫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6
异体字 蠻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6EE
其它编码五笔:yoju 仓颉:yclmi 郑码:ski 四角:00136
笔顺编码412234251214
笔顺笔画丶一丨丨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竖 竖 撇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蛮”字的意思

1.粗野,不通情理:野蛮。蛮横。蛮不讲理。

2.鲁莽;强悍:蛮干。蛮劲。

3.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4.很;挺:蛮好。蛮大。蛮有意思。你装得倒蛮像!

“蛮”字的基本解释

(蠻)

mán ㄇㄢˊ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 )。蛮不讲理。 愣,强悍:一味蛮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英语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德语 alte Bezeichnung für die Minderheiten im Süden Chinas (S)​,grob, roh (Adj)​,sehr, recht (Adj)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