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都邑南面的地区。
⒉ 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⒊ 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⒈ 都邑南面的地区。
引《书·甘誓》:“启 与 有扈 战于 甘 之野。”
孔颖达 疏引 汉 马融 云:“甘,有扈 南郊地名。”
唐 李庾 《西都赋》:“隋苑 广袤,罝笼 南山,占地万顷,不为人间, 齐门 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⒉ 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
《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
《明史·英宗后记》:“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於南郊。”
⒊ 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引《南史·宋少帝纪》:“秋九月丁未,有司奏 武皇帝 配南郊, 武敬皇后 配北郊。”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今因南郊,宜推旷恩,以示绥怀之意。”
⒈ 都邑南面的地区。
引唐·李庾〈西都赋〉:「隋苑广袤,置笼南山,占地万顷,不为人间 ,齐门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缭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⒉ 京师南面的郊外,古代天子用来祭天的地点。
引《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
《明史·卷十二·英宗后纪本纪》:「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
⒊ 帝王祭天的大礼。
引《南史·卷二·宋少帝本纪》:「秋九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配南郊,武敬皇后配北郊。」
法语District de Nanjiao
“南”字共有2个读音: [nán] [nā]
汉字 | 南 |
---|---|
读音 | [nán][nā] |
注音 | ㄋㄢˊ|ㄋㄚ |
部首 | [十] 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57 |
其它编码 | 五笔:fmuf 仓颉:jbtj 郑码:edld 四角:40227 |
笔顺编码 | 12254311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横 竖 |
[nán]
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
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
[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基本字义
南
nán ㄋㄢˊ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其它字义
南
nā ㄋㄚˉ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英语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德语 Süd.. (S),Süden (S),südlich (Adj)
“郊”字共有1个读音: [jiāo]
汉字 | 郊 |
---|---|
读音 | [jiāo] |
注音 | ㄐㄧㄠ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CA |
其它编码 | 五笔:uqbh|urbh 仓颉:yknl 郑码:sooy 四角:07427 |
笔顺编码 | 41343452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丶ノ丶フ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点 撇 点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1.城市周围的地区:四郊。郊外。郊野。郊游。
2.姓。
基本字义
郊
jiāo ㄐㄧㄠˉ
◎ 城外:郊区。郊外。郊游。郊野。荒郊。
英语 suburbs; waste land, open spaces
德语 Vorort, Vorstad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