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
⒈ 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
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徙郡国豪桀任侠及有耐罪以上,赦令除其罪。”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已上为耐。”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于是出布帛米肉赐之。其肉刑耐罪以上不用此令。”
“耐”字共有1个读音: [nài]
汉字 | 耐 |
---|---|
读音 | [nài] |
注音 | ㄋㄞˋ |
部首 | [而] 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3 |
异体字 | 奈 耏 ???? 能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10 |
其它编码 | 五笔:dmjf 仓颉:mbdi 郑码:glds 四角:14200 |
笔顺编码 | 132522124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丨丨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横 竖钩 点 |
受得住;禁得起:耐烦。耐用。耐火砖。吃苦耐劳。锦纶袜子耐穿。
基本字义
耐
nài ㄋㄞˋ
忍,受得住:忍耐。耐久。耐人寻味。 古同“奈”,奈何。英语 endure, bear; resist; patient
德语 unerträglich sein, nicht im Stande s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