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纳隍的意思

huáng

纳隍


拼音nà huáng
注音ㄋㄚˋ ㄏㄨㄤˊ

繁体納隍

词语解释

纳隍[ nà huáng ]

⒈  汉张衡《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谓推入城池中。按,《孟子·万章下》称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张赋本此意。后以“纳隍”指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

引证解释

⒈  谓推入城池中。

汉 张衡 《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於隍。”
按,《孟子·万章下》称 伊尹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 尧 舜 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 张 赋本此意。后以“纳隍”指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 《宋书·王僧达传》:“民有咨瘼之声,君表纳隍之志。”
唐 陆贽 《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儻宏善救之心,当軫纳隍之虑。”
宋 王禹偁 《贺雪表》:“因百姓以为心,思躋寿域;虑一夫之不获,常若纳隍。”

“纳”字共有1个读音: [nà]  

纳

汉字
读音[nà]
注音ㄋㄚˋ
部首[纟]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EB3
其它编码五笔:xmwy 仓颉:vmob 郑码:zlod 四角:24127
笔顺编码5512534
笔顺笔画フフ一丨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钩 撇 点

“纳”字的意思

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

2.接受:纳降。采纳。

3.享受:纳凉。

4.放进去:纳入正轨。

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

6.姓。

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纳”字的基本解释

(納)

nà ㄋㄚˋ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英语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德语 akzeptieren, annehmen, genießen (V)​,bezahlen, entrichten (V)​,Na (Eig, Fam)

“隍”字共有1个读音: [huáng]  

隍

汉字
读音[huáng]
注音ㄏㄨㄤˊ
部首[阝]  双耳刀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堭 墴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68D
其它编码五笔:brgg 仓颉:nlhag 郑码:ync 四角:76214
笔顺编码52325111121
笔顺笔画フ丨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竖 横

“隍”字的意思

没有水的城壕:城隍。

“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áng ㄏㄨㄤˊ

 ◎ 没有水的城壕:城隍。

英语 dry ditch, dry moat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