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所食之米。
⒉ 谓接受钱财。
⒈ 谓所食之米。
引《礼记·丧大记》:“君之丧,子、大夫、公子、众士皆三日不食。子、大夫、公子、众士食粥,纳财,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食之无算。”
郑玄 注:“纳财,谓食穀也。”
孔颖达 疏:“纳财者,财谓穀也,谓所食之米也。”
⒉ 谓接受钱财。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
⒈ 收纳食谷。后世指商人置货收租讨债收帐等事。
引《礼记·丧大记》:「子大夫公子众士食粥,纳财,朝一溢米,莫一溢米。」
“纳”字共有1个读音: [nà]
汉字 | 纳 |
---|---|
读音 | [nà] |
注音 | ㄋㄚˋ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納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B3 |
其它编码 | 五笔:xmwy 仓颉:vmob 郑码:zlod 四角:24127 |
笔顺编码 | 551253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钩 撇 点 |
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
2.接受:纳降。采纳。
3.享受:纳凉。
4.放进去:纳入正轨。
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
6.姓。
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纳
(納)
nà ㄋㄚˋ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英语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德语 akzeptieren, annehmen, genießen (V),bezahlen, entrichten (V),Na (Eig, Fam)
“财”字共有1个读音: [cái]
汉字 | 财 |
---|---|
读音 | [cái] |
注音 | ㄘㄞˊ |
部首 | [贝] 贝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財 㒲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財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22 |
其它编码 | 五笔:mftt 仓颉:bodh 郑码:lodm 四角:74800 |
笔顺编码 | 2534123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一丨ノ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撇 点 横 竖钩 撇 |
1.钱和物资的总称:财产。财物。理财。
2.姓。
基本字义
财
(財)
cái ㄘㄞˊ
◎ 金钱和物资:财产。财富。财经。财贸。财东。财政。财务。财会(kuài )。
英语 wealth, valuables, riches
德语 Reichtum, Vermög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