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瑟。
⒈ 即瑟。
引《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徧诸侯。”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女乃耀 邯郸 之躧步,媚 北里 之鸣瑟。”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应南斗之鸣瑟,杂 西汉 之金丸。”
“鸣”字共有1个读音: [míng]
汉字 | 鸣 |
---|---|
读音 | [míng] |
注音 | ㄇㄧㄥˊ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3 |
异体字 | 鳴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鳴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23 |
其它编码 | 五笔:kqyg|kqgg 仓颉:rpym 郑码:jrz 四角:67027 |
笔顺编码 | 251354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
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
4.姓。
鸣
(鳴)
míng ㄇㄧㄥˊ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英语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德语 das Singen der Vögel (V),läuten (V),weinen, rufen, schreien (V),zwitschern, krähen, zirpen, trillern (V),Ming (Eig, Fam)
“瑟”字共有1个读音: [sè]
汉字 | 瑟 |
---|---|
读音 | [sè] |
注音 | ㄙㄜˋ |
部首 | [王] 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9 |
异体字 | 㻎 鉍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45F |
其它编码 | 五笔:ggnt 仓颉:mgph 郑码:ccwm 四角:11334 |
笔顺编码 | 112111214543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一一丨一丶フ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点 斜钩 点 撇 点 |
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基本字义
瑟
sè ㄙㄜˋ
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鼓瑟。矜持端庄的样子。〔瑟瑟〕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洁净鲜明的样子。英语 large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dignified, massive; sound of wind
德语 Se (chin. Saiteninstrument) (S, 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