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暮冬。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⒈ 暮冬。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引《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餘月、暮节、暮岁。”
唐 崔曙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诗:“杪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杪”字共有1个读音: [miǎo]
汉字 | 杪 |
---|---|
读音 | [miǎo] |
注音 | ㄇㄧㄠˇ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秒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6A |
其它编码 | 五笔:sitt 仓颉:dfh 郑码:fkm 四角:49920 |
笔顺编码 | 12342343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丨ノ丶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竖 撇 点 撇 |
1.树梢:木杪。
2.末尾;末端:月杪。岁杪。
基本字义
杪
miǎo ㄇㄧㄠˇ
树枝的细梢。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岁杪。月杪。秋杪。英语 tip of twig, top of tree; twig
德语 Astspitze (S),Baumspitze (S),Zweig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