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萌芽的意思

méng

萌芽


拼音méng yá
注音ㄇㄥˊ 一ㄚˊ
词性动词

近义发芽 抽芽
港台萌發

词语解释

萌芽[ méng yá ]

⒈  草木刚长出嫩芽。

sprout; germinate;

萌芽[ méng yá ]

⒈  比喻新生的事物。

rudiment; shoot; germ;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萌牙”。

⒉  草木初生的芽。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波斯枣﹞如小块紫矿, 恂 亦收而种之,久无萌芽,疑是蒸熟也。”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漫消磨、一寸光阴,一寸萌芽。”

⒊  开始发芽。

《汉书·东方朔传》:“甘露既降,朱草萌牙。”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持国新植西轩》:“浇灌同一时,萌芽或先后。”
清 高述明 《塞外》诗:“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

⒋  开始产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刻鏤声律,萌芽比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西都 外戚之盛,萌芽于 元帝 之时。”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

⒌  比喻始发或初生的事物。

《汉书·李寻传》:“宜察萧墙之内,毋忽亲疏之微。诛放佞人,防絶萌牙。”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萌芽防寖大,覆载莫偏恩。”
明 方孝孺 《艾庵记》:“絶旧愆之萌芽,培天德而日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

国语辞典

萌芽[ méng yá ]

⒈  草木初生。

《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古辞·孤儿行》:「春气动,草萌芽。」

⒉  比喻事物的开始。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但是目下还在萌芽时代,有学问的书翻了出来,恐怕人家不懂,反碍销路。」

英语to sprout (lit. or fig.)​, to bud, to germinate, germ, seed, bud

德语Keim (S)​, Keim..., Anfangs... (S)​, Schössling (S)​

法语boutonner

“萌”字共有1个读音: [méng]  

萌

汉字
读音[méng]
注音ㄇㄥˊ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 ???? 鋂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40C
其它编码五笔:ajef 仓颉:tab 郑码:ekq 四角:44627
笔顺编码12225113511
笔顺笔画一丨丨丨フ一一ノ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折钩 横 横

“萌”字的意思

1.(植物)发芽:萌芽。

2.发生:故态复萌。

3.古又同“氓(méng)”。

“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éng ㄇㄥˊ

植物的芽:萌蘖。发芽,开始发生:萌生。萌发。萌芽。萌动。故态复萌。古同“氓1”。

英语 bud, sprout

德语 Leute, Menschen (S)​,Meng (Eig, Fam)​,keimen, sprießen, knospen, ausschlagen

“芽”字共有1个读音: [yá]  

芽

汉字
读音[yá]
注音ㄧㄚˊ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牙 䄰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2BD
其它编码五笔:aaht 仓颉:tmvh 郑码:ehi 四角:44241
笔顺编码1221523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フ丨ノ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撇折 竖钩 撇

“芽”字的意思

1.植物刚长出来的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部分:麦子发芽儿了。

2.形状像芽的东西: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

“芽”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 ㄧㄚˊ

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那一部分:发芽。嫩芽。幼芽。萌芽。豆芽。 形状像芽的东西: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银芽(银矿苗)。

英语 bud, sprout, shoot

德语 Ableger (S)​,Knospen treiben, Knospe (S)​,Schössling (S)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