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枚乘、邹阳的并称。
⒈ 汉 枚乘、邹阳 的并称。
引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赠翰林三学士》诗:“三贤推侍从,卓犖倾 枚 邹。”
“枚”字共有1个读音: [méi]
汉字 | 枚 |
---|---|
读音 | [méi] |
注音 | ㄇㄟ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4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9A |
其它编码 | 五笔:sty 仓颉:dok 郑码:fmo 四角:48940 |
笔顺编码 | 12343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撇 横 撇 捺 |
1.跟“个”相近,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三枚奖章。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地全举出来)。
2.姓。
基本字义
枚
méi ㄇㄟˊ
树干:伐其条枚。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马鞭:以枚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枚别针。不胜枚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姓。英语 stalk of shrub, trunk of tree
德语 ZEW für Ringe, Medaillen, Münzen; Raketen, Satelliten (Zähl),Mei (Eig, Fam)
“邹”字共有1个读音: [zōu]
汉字 | 邹 |
---|---|
读音 | [zōu] |
注音 | ㄗㄡ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鄒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鄒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B9 |
其它编码 | 五笔:qvbh 仓颉:nsnl 郑码:rxy 四角:27127 |
笔顺编码 | 3551152 |
笔顺笔画 | ノフフ一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
1.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
2.姓。
基本字义
邹
(鄒)
zōu ㄗㄡ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姓。英语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德语 Zou (Eig, Fam),ein Nach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