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麻绳的意思

shéng

麻绳


拼音má shéng
注音ㄇㄚˊ ㄕㄥˊ

繁体麻繩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麻绳[ má shéng ]

⒈  麻制的绳。

引证解释

⒈  麻制的绳。

《陈书·沉众传》:“﹝ 众 ﹞恆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
《水浒传》第六十回:“两边都是挠钩手,早把两个搭将起来,便把麻绳绑缚了,解上山坡请功。”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和尚﹞腾出自己那隻手来,在僧衣里抽出一根麻绳来,十字八道,把公子的手捆上。”

国语辞典

麻绳[ má shéng ]

⒈  细麻搓制成的绳索。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麻”字共有1个读音: [má]  

麻

汉字
读音[má]
注音ㄇㄚˊ
部首[麻]  麻字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0
异体字 痳 蔴 ????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EBB
其它编码五笔:yssi|ossi 仓颉:idd 郑码:tgff 四角:00294
笔顺编码413123412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麻”字的意思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指“芝麻”:麻酱。麻油。

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喻纷乱:麻乱。麻沸。

8.姓。

“麻”字的基本解释

má ㄇㄚˊ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指“芝麻”:麻酱。麻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喻纷乱:麻乱。麻沸。 姓。

英语 hemp, jute, flax; sesame

德语 Anästhesie (S, Med)​,beschäftigen, ärgern (S)​,Hanf (S)​,prickeln, taub werden (V)​,betäubt, empfindungslos (Adj)​,uneben, rauh, pockenartig (Adj)​,Radikal Nr. 200 = Hanf, Flachs, Jute, Sesam (S)

“绳”字共有1个读音: [shéng]  

绳

汉字
读音[shéng]
注音ㄕㄥˊ
部首[纟]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繩 繉 縄 䋲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EF3
其它编码五笔:xkjn 仓颉:vmrlu 郑码:zjkz 四角:26116
笔顺编码55125125115
笔顺笔画フ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弯钩

“绳”字的意思

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

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

3.继续。

“绳”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繩)

shéng ㄕㄥˊ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姓。

英语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德语 Seil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