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方言。为保守军事机密,队伍过后,除掉痕迹,称为“埋溜子”。
⒈ 方言。为保守军事机密,队伍过后,除掉痕迹,称为“埋溜子”。
引王愿坚 《后代·歌声》:“‘ 小孙 呢?’‘在埋溜子,还没上来呢。’”
“埋”字共有2个读音: [mái] [mán]
汉字 | 埋 |
---|---|
读音 | [mái][mán] |
注音 | ㄇㄞˊ|ㄇㄢ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薶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CB |
其它编码 | 五笔:fjfg 仓颉:gwg 郑码:bkb 四角:46115 |
笔顺编码 | 12125112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横 |
[mái]
1.(用土、沙、雪、落叶等)盖住:埋藏。埋地雷。
2.隐藏:埋伏。隐姓埋名。
[mán]〔埋怨〕抱怨;责备。
基本字义
埋
mái ㄇㄞˊ
葬:埋葬。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埋。埋地雷。 隐藏:埋没(mò)。埋伏。埋头。隐姓埋名。其它字义
埋
mán ㄇㄢˊ
◎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怨”读轻声)。
英语 bury, secrete, conceal
德语 mit Erde bedecken ,beschuldigen, tadeln
“溜”字共有2个读音: [liū] [liù]
汉字 | 溜 |
---|---|
读音 | [liū][liù] |
注音 | ㄌㄧㄡ|ㄌㄧㄡ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澑 瀏 蹓 ???? 遛 霤 溜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E9C |
其它编码 | 五笔:iqyl 仓颉:ehhw 郑码:vryk 四角:37162 |
笔顺编码 | 4413545325121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竖提 点 横折钩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liū]
1.滑行;(往下)滑:溜冰。从山坡上溜下来。
2.偷偷地走开或进入:一说打牌,他就溜了。几个歹徒溜进仓库里。
3.光滑;平滑:溜光。滑溜。
4.看:溜一眼心里就有了数。
5.顺着;沿:溜边。溜墙根儿走。
6.很;非常(用在某些单音节形容词前):溜直。溜齐。溜满。
7.同“熘”。
[liù]1.迅速的水流:大溜。河里溜很大。
2.迅速;敏捷:眼尖手溜。走得很溜。
3.房顶上流下来的雨水:檐溜。承溜。
4.檐沟:水溜。
5.排;条:一溜三间房。
6.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的果木树很多。
7.练:溜嗓子。
8.用石灰、水泥等抹(墙缝);堵、糊(缝隙):墙砌好了,就剩下溜缝了。天冷了,拿纸条把窗户缝溜上。
基本字义
溜
liū ㄌㄧㄡˉ
滑行,(往下)滑:溜冰。光滑,平滑,无阻碍:溜圆。溜光。趁人不见走开:溜走。溜号。同“熘”。其它字义
溜
liù ㄌㄧㄡˋ
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溜。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溜三间房。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英语 slide, glide, slip; slippery
德语 Rollschuh laufen ,entwischen (V),(weg)schleichen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