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律学的意思

xué

律学


拼音lǜ xué
注音ㄌㄩˋ ㄒㄩㄝˊ

繁体律學

词语解释

律学[ lǜ xué ]

⒈  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⒉  法律学科。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 晋 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 后秦 姚兴 设律学于 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 隋 律学隶大理寺, 唐 宋 律学隶国子监。

《晋书·石勒载记下》:“参军 续咸、庾景 为律学祭酒。”
《新唐书·百官志三》:“﹝律学﹞律令为顓业,兼习格式法例。 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 武德 初,隶国子监。”
《宋史·选举志三》:“律学。国初置博士,掌授法律。 熙寧 六年,始即国子监设学,置教授四员。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

⒉  法律学科。

南朝 梁 沉约 《援蔡法度廷尉制》:“郭恭 以律学通明,仍业司士。”

“律”字共有1个读音: [lǜ]  

律

汉字
读音[lǜ]
注音ㄌㄩˋ
部首[彳]  双人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8B
其它编码五笔:tvfh|tvgh 仓颉:holq 郑码:oixb 四角:25207
笔顺编码332511112
笔顺笔画ノノ丨フ一一一一丨

“律”字的意思

1.法律;规则:定律。规律。纪律。

2.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旧诗的一种体裁:五律。七律。排律。参看〖律诗〗。

4.约束:律己。律人。自律。

5.姓。

“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ǜ ㄌㄩˋ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约束:律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姓。

英语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

德语 Ges. : Gesetz, Gesetz (S)

“学”字共有1个读音: [xué]  

学

汉字
读音[xué]
注音ㄒㄩㄝˊ
部首[子]  子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學 斈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B66
其它编码五笔:ipbf 仓颉:fbnd 郑码:vdwy 四角:90407
笔顺编码44345521
笔顺笔画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笔顺名称 点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学”字的意思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

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

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

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

6.姓。

“学”字的基本解释

(學)

xué ㄒㄩㄝˊ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英语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德语 lernen, studieren (V)​,Lehre, Fachgebiet (S)​,-logie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