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魏·许洛阳官拜雁门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
⒈ 后魏 许洛阳 官拜 雁门 太守,其“家田三生嘉禾,皆异亩同颖”,时称“洛阳田”。事见《北史·许洛阳传》。后用以指良田。
引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你便有 洛阳 田 平阳 果,钞广银多,有时节典了庄科,准了綾罗,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洛”字共有1个读音: [luò]
汉字 | 洛 |
---|---|
读音 | [luò] |
注音 | ㄌㄨㄛ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洜 雒 洛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1B |
其它编码 | 五笔:itkg 仓颉:eher 郑码:vrj 四角:37164 |
笔顺编码 | 44135425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ノフ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
1.洛河,水名,在陕西。
2.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古时作“雒”。
3.姓。
洛
luò ㄌㄨㄛˋ
〔洛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 〔洛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英语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city
德语 Fluss Luo (Name von chinesischen Flüssen in Henan, Shaanxi, Sichuan sowie Anhui) (Eig, Geo),Luo (Eig, Fam)
“阳”字共有1个读音: [yáng]
汉字 | 阳 |
---|---|
读音 | [yáng] |
注音 | ㄧㄤ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陽 阦 氜 昜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陽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33 |
其它编码 | 五笔:bjg 仓颉:nla 郑码:ykvv 四角:76200 |
笔顺编码 | 52251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竖 横折 横 横 |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
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
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4.凸出的:阳文。
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
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
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
8.指男性生殖器。
9.姓。
基本字义
阳
(陽)
yáng ㄧㄤˊ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温暖:阳春。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凸出的:阳文图章。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男性生殖器:阳痿。 古同“佯”,假装。 姓。英语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德语 Sonne (S),irdisch, von dieser Welt (Adj),positiv (Adj),Yang (das männliche oder positive Prinzip in der Natur nach der alt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Medizin usw.) (Eig, Med)
“田”字共有1个读音: [tián]
汉字 | 田 |
---|---|
读音 | [tián] |
注音 | ㄊㄧㄢˊ |
部首 | [田] 田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佃 畋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530 |
其它编码 | 五笔:llll 仓颉:w 郑码:ki 四角:60400 |
笔顺编码 | 25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田。棉田。
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田。盐田。
3.同“佃(tián)”。
4.同“畋”。
基本字义
田
tián ㄊㄧㄢˊ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和农业有关的:田家。田园。古同“畋”,打猎。古同“佃”,耕作。姓。英语 field, arable land, cultivated
德语 Tian (Eig, Fam),Feld (S),Radikal Nr. 102 = Reisfeld, Feld, Ack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