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⒈ 清 代官署名。 清 改 明 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引清 昭梿 《啸亭杂录·銮仪卫》:“本朝鑾仪卫相沿 明 锦衣卫之制而不司缉探之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说象》:“象房在 宣武门 内城跟迤西,归鑾仪卫管理。”
“銮”字共有1个读音: [luán]
汉字 | 銮 |
---|---|
读音 | [luán] |
注音 | ㄌㄨㄢˊ |
部首 | [金]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6 |
异体字 | 鑾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鑾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2AE |
其它编码 | 五笔:yoqf 仓颉:ycc 郑码:skp 四角:00109 |
笔顺编码 | 41223434112431 |
笔顺笔画 | 丶一丨丨ノ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竖 竖 撇 点 撇 捺 横 横 竖 点 撇 横 |
1.铃铛:銮铃。
2.皇帝车驾上有銮铃,借指皇帝的车驾:迎銮。
3.姓。
銮
(鑾)
luán ㄌㄨㄢˊ
一种铃铛:銮铃。 古代帝王的车驾上有銮铃,故亦作帝王车驾的代称:銮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銮驾。銮舆。随銮。迎銮。英语 bells hung on horse; bells hung
德语 kaiserlich (Adj),Glöckchen (an der kaiserlichen Kutsche oder in der kaiserlichen Empfangshalle) (S)
“仪”字共有1个读音: [yí]
汉字 | 仪 |
---|---|
读音 | [yí] |
注音 | ㄧ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儀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EA |
其它编码 | 五笔:wyqy|wyry 仓颉:oik 郑码:nsos 四角:24203 |
笔顺编码 | 3243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点 撇 捺 |
1.人的外表:仪表。仪容。威仪。
2.礼节;仪式:司仪。行礼如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倾心;向往:心仪已久。
5.姓。
6.仪器:仪表。地动仪。半圆仪。
基本字义
仪
(儀)
yí ㄧˊ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礼物:贺仪。谢仪。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姓。英语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德语 Apparat (S),Bräuche (S),Erscheinung (S),derzeitig, gegenwärtig (Adj),Yi (Eig, Fam)
“卫”字共有1个读音: [wèi]
汉字 | 卫 |
---|---|
读音 | [wèi]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卩] 单耳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1 |
异体字 | 衛 䘙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衛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6B |
其它编码 | 五笔:bgd 仓颉:slm 郑码:yavv 四角:17102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竖 横 |
1.保护:守卫。自卫。
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
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卫
(衛)
wèi ㄨㄟˋ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姓。英语 guard, protect, defend
德语 bewachen, schützen, verteidigen (V),sich wehren (V),sichern, beschützen (V),Wei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