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喻王者兴起。语本《易·干》:“见龙在田……或跃在渊。”
⒉ 喻纵横驰骋,奋发有为。
⒊ 飞驶貌。
⒋ 腾飞貌。
⒈ 喻王者兴起。
引语本《易·乾》:“见龙在田……或跃有渊。”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太祖 龙跃傒时,作镇 淮 泗。”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而或者覩 汤 武 之龙跃,谓龕乱在神功。”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天地应而品物生,君臣应而功业成。故龙跃而云从,鹤鸣而子和。”
⒉ 喻纵横驰骋,奋发有为。
引汉 孔融 《荐祢衡表》:“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淮阴 隐勇于跨下,不损其龙跃而虎视也。”
晋 张华 《与褚陶书》:“二 陆 龙跃於 江 汉,彦先 凤鸣於朝阳。”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凤鸣朝日,森梢烟雨之标;龙跃云津,盘礴江山之气。”
⒊ 飞驶貌。
引晋 陆机 《辨亡论上》:“羽檝万计,龙跃顺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薛賚惑 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
⒋ 腾飞貌。
引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始连轩以凤蹌,终宛转而龙跃。”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汉字 | 龙 |
---|---|
读音 | [lóng] |
注音 | ㄌㄨㄥˊ |
部首 | [龙] 龙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F99 |
其它编码 | 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
笔顺编码 | 13534 |
笔顺笔画 | 一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跃”字共有1个读音: [yuè]
汉字 | 跃 |
---|---|
读音 | [yuè] |
注音 | ㄩㄝˋ |
部首 | [足] 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4 |
异体字 | 躍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C3 |
其它编码 | 五笔:khtd 仓颉:rmhk 郑码:jimg 四角:62184 |
笔顺编码 | 251212131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撇 横 撇 捺 |
1.跳:跳跃。飞跃。一跃而过。
2.姓。
基本字义
跃
(躍)
yuè ㄩㄝˋ
◎ 跳:跳跃。飞跃。跃进。跃然。跃动。跃跃欲试。
英语 skip, jump, frolic
德语 hüpfen (V),spring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