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趋的意思

lóng

龙趋


拼音lóng qū
注音ㄌㄨㄥˊ ㄑㄨ

繁体龍趨

词语解释

龙趋[ lóng qū ]

⒈  如龙奔趋。形容迅疾。

引证解释

⒈  如龙奔趋。形容迅疾。

《文选·张衡<西京赋>》:“千乘雷动,万骑龙趋。”
张铣 注:“雷动龙趋,言迅疾也。”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金箱玉匱,司空凭百胜之威;鶚视龙趋,将军仗万全之畧。”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龙

汉字
读音[lóng]
注音ㄌㄨㄥˊ
部首[龙]  龙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0
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F99
其它编码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笔顺编码13534
笔顺笔画一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龙”字的意思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字的基本解释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趋”字共有2个读音: [qū]   [cù]  

趋

汉字
读音[qū][cù]
注音ㄑㄩ|ㄘㄨˋ
部首[走]  走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5
异体字 趨 趍 ????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D8B
其它编码五笔:fhqv 仓颉:gonsm 郑码:borx 四角:47807
笔顺编码121213435511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一ノ丶ノフ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趋”字的意思

[qū]

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3.鹅或蛇伸头咬人。

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cù]

古同“促”,催促;急速。

“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趨)

qū ㄑㄩˉ

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鹅或蛇伸头咬人。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其它字义

(趨)

cù ㄘㄨˋ

 ◎ 古同“促”,催促;急速。

英语 hasten, hurry; be attracted to

德语 beeilen, eilen, hasten (V)​,zu etw. neigen, tendieren, einer Tendenz folgen (V)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