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巨蟒名。
⒈ 巨蟒名。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鳞蛇》:“按《方舆胜览》云:鳞蛇出 安南、云南、镇康州、临安、沅江、孟养 诸处,巨蟒也。长丈餘,有四足,有黄鳞,黑鳞二色,能食麋鹿。春冬居山,夏秋居水,能伤人…… 珍 按,此亦蚺蛇之类,但多足耳。”
“鳞”字共有1个读音: [lín]
汉字 | 鳞 |
---|---|
读音 | [lín] |
注音 | ㄌㄧㄣˊ |
部首 | [鱼] 鱼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0 部外:12 |
异体字 | 鱗 䚬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CDE |
其它编码 | 五笔:qgoh|qgog 仓颉:nmfdq 郑码:rurm 四角:29159 |
笔顺编码 | 35251211431234354152 |
笔顺笔画 |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丶ノ一丨ノ丶ノフ丶一フ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提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撇 横撇/横钩 点 横 撇折 竖 |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骨质等构成。
2.像鱼鳞的:鳞茎。鳞波。遍体鳞伤。
3.姓。
基本字义
鳞
(鱗)
lín ㄌㄧㄣˊ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鳞状的:鳞爪(zhǎo )。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英语 fish scales
德语 Flocke (S),Lin (Eig, Fam),Schuppe
“蛇”字共有2个读音: [shé] [yí]
汉字 | 蛇 |
---|---|
读音 | [shé][yí] |
注音 | ㄕㄜˊ|ㄧˊ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5 |
异体字 | 它 虵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6C7 |
其它编码 | 五笔:jpxn 仓颉:lijp 郑码:iwrr 四角:53112 |
笔顺编码 | 25121444535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丶丶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横撇/横钩 撇 竖弯钩 |
[shé]
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
[yí]见“逶蛇”。
基本字义
蛇
shé ㄕㄜˊ
◎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其它字义
蛇
yí ㄧˊ
◎ 〔委(wěi )蛇〕见“委2”。
英语 snake
德语 Schlange (S),She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