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了却的意思

liǎoquè

了却


拼音liǎo què
注音ㄌ一ㄠˇ ㄑㄩㄝˋ

繁体了卻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了却[ liǎo què ]

⒈  了结;办理好。

这就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

settle; solve;

引证解释

⒈  见“了却”。亦作“了却”。

⒉  指除掉,杀死。

《北史·崔孝芬传》:“灵太后 谓曰:‘卿女今事我儿,与卿是亲,曾何相负?而内头 元叉 车内,称此嫗须了却!’”
《四游记·三藏历尽诸难已满》:“一洞山妖俱被行者了却。”

⒊  指事情结束,办完。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母子相会,对他説出根由,教他做个报仇之人,却不了却心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祖父母﹞便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为他们了却终身大事。”

⒋  犹言彻底了解。

《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混沌初分我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

国语辞典

了却[ liǎo què ]

⒈  了结、结束。

宋·陆游〈秋雨北树作〉诗:「了却文书早寻睡,檐声偏爱枕间闻。」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却是一个人做得一梦,了却一生。」

了结 完毕 完了 完结

“了”字共有2个读音: [liǎo]   [le]  

了

汉字
读音[liǎo][le]
注音ㄌㄧㄠˇ|˙ㄌㄜ
部首[乙]  折
笔画总笔画:2 部外:1
异体字 瞭 了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86
其它编码五笔:bnh 仓颉:nn 郑码:y 四角:17207
笔顺编码52
笔顺笔画フ丨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钩

“了”字的意思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

[liǎo]

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

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

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

4.姓。

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了”字的基本解释

liǎo ㄌㄧㄠˇ

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 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

le ㄌㄜ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

英语

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德语 Perfektsuffix,Satzendepartikel: Veränderung (S)

“却”字共有1个读音: [què]  

却

汉字
读音[què]
注音ㄑㄩㄝˋ
部首[卩]  单耳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卻 㕁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74
其它编码五笔:fcbh 仓颉:gisl 郑码:bzy 四角:47720
笔顺编码1215452
笔顺笔画一丨一フ丶フ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竖

“却”字的意思

1.后退:退却。却步。

2.使退却:却敌。

3.推辞;拒绝:推却。却之不恭。盛情难却。

4.去;掉:冷却。忘却。失却信心。

5.姓。

6.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有许多话要说,一时却说不出来。文章虽短却很有力。

“却”字的基本解释

què ㄑㄩㄝˋ

退: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 退还,不受:盛情难却。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却走了。 去掉:失却。了(liǎo)却。

英语 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德语 aber, jedoch, dennoch ,zurückweisen, ablehnen, ausschlag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