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撩钩”。
⒈ 亦作“撩钩”。 明 清 水战的战具。
引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有撩鉤焉,三锋一柄,左鉤右漉,或捞首级,或鉤帆幅,梢固铁坚,万拽不曲。”
⒉ 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引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白银》:“快把撩钩拿出来呀!水头上漂着无数条杉木。”
“撩”字共有2个读音: [liāo] [liáo]
汉字 | 撩 |
---|---|
读音 | [liāo][liáo] |
注音 | ㄌㄧㄠ|ㄌㄧㄠˊ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12 |
异体字 | 撈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4A9 |
其它编码 | 五笔:rdui 仓颉:qkcf 郑码:dgkk 四角:54096 |
笔顺编码 | 121134432511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横 撇 捺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竖钩 撇 点 |
[liáo]
撩拨:撩逗。春色撩人。一番话撩得他动心了。
[liāo]1.把东西垂下的部分掀起来:撩起帘子。把头发撩上去。
2.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先撩些水然后再扫地。
基本字义
撩
liāo ㄌㄧㄠˉ
掀起:撩起衣襟。撩起头发。用手舀着洒水:先撩水后扫地。其它字义
撩
liáo ㄌㄧㄠˊ
◎ 挑弄,引逗:撩拨。撩乱(纷乱,如“眼花撩撩”。亦作“缭乱”)。春色撩人。
英语 lift up, raise; leave, depart
德语 heranziehen, anhalten ,veralbern, auf den Arm nehmen
“钩”字共有1个读音: [gōu]
汉字 | 钩 |
---|---|
读音 | [gōu] |
注音 | ㄍㄡ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鈎 鉤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鈎鉤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A9 |
其它编码 | 五笔:qqcy 仓颉:oppi 郑码:przs 四角:87720 |
笔顺编码 | 3111535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横折钩 撇折 点 |
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5.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6.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同“勾”。
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9.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10.镰刀。
11.古代称圆规。
基本字义
钩
(鈎、鉤)
gōu ㄍㄡˉ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同“勾”。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镰刀。 古代称圆规。英语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