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元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北京市郊南苑。
⒈ 元 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 北京 市郊 南苑。
引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南海子》:“城南二十里,有囿,曰 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海中殿,瓦为之……殿傍 晾鹰臺,鹰扑逐以汗,而劳之,犯霜雨露以濡,而煦之也。”
清 吴家骐 《圣驾南苑大阅恭纪》诗:“虎旅自諳《司马法》,鵷班齐侍 晾鹰臺。”
《新民晚报》1987.8.13:“南苑,即 南海子,自 元 代起就是皇家围猎和演习武事的场所。 清 初皇帝每年五月都要驾幸 南海子,登上 晾鹰台,观看赛马和斗虎,仪式十分隆重。”
“晾”字共有1个读音: [liàng]
汉字 | 晾 |
---|---|
读音 | [liàng] |
注音 | ㄌㄧㄤˋ |
部首 | [日] 日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涼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67E |
其它编码 | 五笔:jyiy 仓颉:ayrf 郑码:ksjk 四角:60096 |
笔顺编码 | 2511412512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撇 点 |
1.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晾干菜。
2.晒(东西):晾衣服。海滩上晾着渔网。
3.撇在一边不理睬;冷落:他俩说个没完,把我晾在一边。
4.同“凉”(liàng)。
5.姓。
基本字义
晾
liàng ㄌㄧㄤˋ
◎ 把衣服等放在阳光下,或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干:晾晒。晾干。
英语 air-dry; sun-dry
德语 lufttrocken (V),(English: to dry in the air)
“鹰”字共有1个读音: [yīng]
汉字 | 鹰 |
---|---|
读音 | [yīng] |
注音 | ㄧㄥ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8 部外:13 |
异体字 | 鷹 䧹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鷹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70 |
其它编码 | 五笔:ywwg|owwg 仓颉:iogm 郑码:tgnr 四角:00227 |
笔顺编码 | 413323241112135451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ノ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ノフ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撇 竖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
鸟,上嘴呈钩形,颈短,脚部有长毛,足趾有长而锐利的爪。是猛禽,捕食小兽及其他鸟类。种类很多,如苍鹰、雀鹰、老鹰等。
基本字义
鹰
(鷹)
yīng ㄧㄥˉ
◎ 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鹰犬。鹰隼(鹰和隼,喻凶猛或凶猛的人)。鹰视狼步(喻人举止凶狠)。
英语 falcon; Accipiter species (various)
德语 Adler (S, 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