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悬物貌。见翟灏《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⒈ 悬物貌。见 翟灝 《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
引《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郡” 裴松之 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辈》:“衣冠了鸟,芙裳萝带,不堪褻侍贵人。”
⒉ 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引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锁门金了鸟,展幛玉鸦叉。”
冯浩 注引 何焯 曰:“了鸟即屈戌,今北方语犹然。”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轩牕开了鸟,洞壑隐空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孙叶飞 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
⒈ 破烂、垂悬的样子。
引《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分襄阳郡之鄀叶县属义阳郡」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⒉ 金属制门搭钩。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诗:「锁门金了鸟,展障玉鸦叉。」也作「门吊儿」。
“了”字共有2个读音: [liǎo] [le]
汉字 | 了 |
---|---|
读音 | [liǎo][le] |
注音 | ㄌㄧㄠˇ|˙ㄌㄜ |
部首 | [乙] 折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1 |
异体字 | 瞭 了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86 |
其它编码 | 五笔:bnh 仓颉:nn 郑码:y 四角:17207 |
笔顺编码 | 52 |
笔顺笔画 | 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
[liǎo]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
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
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
4.姓。
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了
liǎo ㄌㄧㄠˇ
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 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了
le ㄌㄜ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英语
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德语 Perfektsuffix,Satzendepartikel: Veränderung (S)
“鸟”字共有1个读音: [niǎo]
汉字 | 鸟 |
---|---|
读音 | [niǎo] |
注音 | ㄋㄧㄠˇ |
部首 | [鸟] 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鳥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鳥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E1F |
其它编码 | 五笔:qyng|qgd 仓颉:pysm 郑码:rz 四角:27127 |
笔顺编码 | 35451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
[niǎo]
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
2.(Niǎo)姓。
[diǎo]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鸟
(鳥)
niǎo ㄋㄧㄠˇ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英语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德语 Vogel (S, Bio),Radikal Nr. 196 = Vogel"_x000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