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
⒈ 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
引唐 元稹 《虫豸诗·蛒蜂三》:“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雷”字共有1个读音: [léi]
汉字 | 雷 |
---|---|
读音 | [léi] |
注音 | ㄌㄟˊ |
部首 | [雨] 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5 |
异体字 | 擂 㗊 䨓 畾 靁 ???? ???? ???? ???? ???? ???? ???? 雷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F7 |
其它编码 | 五笔:flf 仓颉:mbw 郑码:fvki 四角:10601 |
笔顺编码 | 1452444425121 |
笔顺笔画 |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
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基本字义
雷
léi ㄌㄟˊ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姓。英语 thunder
德语 Lei (Eig, Fam),Donner
“蛰”字共有1个读音: [zhé]
汉字 | 蛰 |
---|---|
读音 | [zhé] |
注音 | ㄓㄜˊ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蟄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6F0 |
其它编码 | 五笔:rvyj 仓颉:qilmi 郑码:dqsi 四角:55136 |
笔顺编码 | 12135425121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丨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
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蛰伏。入蛰。
基本字义
蛰
(蟄)
zhé ㄓㄜˊ
◎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蛰。惊蛰。蛰伏。蛰虫。蛰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蛰藏(cáng )。
英语 to hibernate
德语 überwintern ,überwin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