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雷一发声,万物同时响应。今泛指事物与人相同者。
例毋剿说,毋雷同。——《礼记·曲礼上》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楚辞·九辩》
英be a duplicate; be identical like clappers of thunder; echoing what others have said; be much the same;
⒈ 亦作“靁同”。
⒉ 随声附和。
引《礼记·曲礼上》:“毋勦説,毋雷同。”
郑玄 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后汉书·桓谭传》:“略靁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
李贤 注:“靁之发声,众物同应,俗人无是非之心,出言同者谓之靁同。”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九:“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⒊ 泛指相同。
引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营造》:“造屋之工,当以 扬州 为第一,如作文之有变换,无雷同。”
冯骥才 《雕花烟斗·画家》:“而 唐先生 的烟斗,造型、图纹、形象、制法,乃至风格,无一雷同。”
⒈ 雷一发声万物无不同时响应。今用于人或事物间有相同之处。
引《礼记·曲礼上》:「毋勦说,毋雷同。」
汉·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末):『我也作诗了。』(小旦):『不许雷同。』」
近相同 相似
反迥异
英语mirroring others, identical
德语identisch, sich gleichend
法语analogue, semblable
“雷”字共有1个读音: [léi]
汉字 | 雷 |
---|---|
读音 | [léi] |
注音 | ㄌㄟˊ |
部首 | [雨] 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5 |
异体字 | 擂 㗊 䨓 畾 靁 ???? ???? ???? ???? ???? ???? ???? 雷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F7 |
其它编码 | 五笔:flf 仓颉:mbw 郑码:fvki 四角:10601 |
笔顺编码 | 1452444425121 |
笔顺笔画 |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
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基本字义
雷
léi ㄌㄟˊ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姓。英语 thunder
德语 Lei (Eig, Fam),Donner
“同”字共有2个读音: [tóng] [tòng]
汉字 | 同 |
---|---|
读音 | [tóng][tòng] |
注音 | ㄊㄨㄥˊ|ㄊㄨㄥ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仝 詷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衕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0C |
其它编码 | 五笔:mgkd 仓颉:bmr 郑码:ld 四角:77220 |
笔顺编码 | 251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
[tóng]
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
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
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
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
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
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
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
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
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
10.姓。
[tòng]见〖胡同〗。
基本字义
同
tóng ㄊㄨㄥˊ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和,跟:同流合污。 姓。其它字义
同
tòng ㄊㄨㄥˋ
◎ 〔胡同〕同“胡”。
英语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德语 ähnlich (Adj),gleich, wie ,zusammen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