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破烂的衣衫。亦形容破落下垂的样子。襂,同“衫”。
⒈ 破烂的衣衫。亦形容破落下垂的样子。襂,同“衫”。
引元 乔吉 《红绣鞋·泊皋亭山下》曲:“石骨瘦金珠窟嵌,树身駞瓔珞襤襂。”
明 杨珽 《龙膏记·闺病》:“双鬟慵整玉搔头,帘幕襤襂不掛鉤。”
“褴”字共有1个读音: [lán]
汉字 | 褴 |
---|---|
读音 | [lán] |
注音 | ㄌㄢˊ |
部首 | [衤]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10 |
异体字 | 襤 繿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襤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934 |
其它编码 | 五笔:pujl 仓颉:llit 郑码:wtml 四角:38212 |
笔顺编码 | 45234223142522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ノ丶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竖 竖 撇 横 点 竖 横折 竖 竖 横 |
(衣服)破烂:衣衫褴。
基本字义
褴
(襤)
lán ㄌㄢˊ
〔褴褛〕衣服破烂不堪。亦作“褴缕”。(襤)英语 ragged, tattered, threadbare
德语 schäbig, zerrissen, zerlu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