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揽辔的意思

lǎnpèi

揽辔


拼音lǎn pèi
注音ㄌㄢˇ ㄆㄟˋ

繁体攬轡

词语解释

揽辔[ lǎn pèi ]

⒈  亦作“擥辔”。

⒉  挽住马缰。

⒊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汉书·袁盎传》作“?辔”。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辔”。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⒋  见“揽辔澄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擥轡”。

⒉  挽住马韁。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絶无蹊,揽轡止踟蹰。”
唐 张文琮 《蜀道难》诗:“揽轡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诗:“揽轡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⒊  按,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轡”。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按,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轡”。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⒋  见“揽轡澄清”。

国语辞典

揽辔[ lǎn pèi ]

⒈  控御马匹缰绳。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揽”字共有1个读音: [lǎn]  

揽

汉字
读音[lǎn]
注音ㄌㄢˇ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攬 擥 㩜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3FD
其它编码五笔:rjtq 仓颉:qliu 郑码:dkml 四角:58012
笔顺编码121223142535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丨ノ一丶丨フノフ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竖 竖 撇 横 点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揽”字的意思

1.用胳膊围住别人,使靠近自己: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

2.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使不散开:把车上的柴火揽上点。

3.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包揽。揽买卖。他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了。

4.把持:独揽大权。

“揽”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攬)

lǎn ㄌㄢˇ

把持:揽持。独揽大权。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包揽。招揽。承揽。揽客。揽活儿。搂,捆:把孩子揽在怀里。取:揽秀。揽胜。摘星揽月。

英语 grasp, take hold of; monopolize

德语 befestigen (V)​,etw. an sich reißen, etw. allein beherrschen, etw. komplett übernehmen, monopolisieren (V)​,etw. an sich ziehen, übernehmen, heranziehen, packen (V)​,jdn in die Arme nehmen ( schließen )​ (V)

“辔”字共有1个读音: [pèi]  

辔

汉字
读音[pèi]
注音ㄆㄟˋ
部首[车]  车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9
异体字 轡 㘘 ???? ???? ????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F94
其它编码五笔:xlxk 仓颉:vmr 郑码:zhzj 四角:22601
笔顺编码5511512551251
笔顺笔画フフ一一フ一丨フフ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横 撇折 横 竖 撇折 撇折 提 竖 横折 横

“辔”字的意思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鞍辔。按辔徐行。

“辔”字的基本解释

(轡)

pèi ㄆㄟˋ

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辔头。鞍辔。按辔徐行。

英语 bridle of horse, reins

德语 Zaum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