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⒉ 指国境之外。
⒊ 指外任的将吏。
⒋ 指家庭之外。
⒈ 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
引《晋书·陶侃传》:“閫外多事,千緖万端,罔有遗漏。”
唐 白居易 《近见慕巢尚书诗中屡有叹老思退之意因以长句戏而谕之》:“近见诗中叹白鬚,遥知閫外忆 东都。”
明 单本 《蕉帕记·闹婚》:“朝中天子三宣,閫外将军一令。”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盈庭昏庸衰谬之臣,既已心灰胆落,失所凭藉,惟依閫外诸将帅以为重。”
⒉ 指国境之外。
引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出使之臣,节盛於碧油囊,令启路者双持於马上,天子之命,节制於閫外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与其取 鲁 而失天下之心,孰若安 鲁 以昭吾君之令德哉。於是制其閫外之命, 鲁 未有君,我是以定 公子申 之位。”
⒊ 指外任的将吏。
引《南宫词纪·八声甘州·咏马嵬事》:“唐王 心懊恼,赐 贵妃 刑宪,忍落霜毫,欲传恩赦,怎奈閫外军条。”
明 无名氏 《霞笺记·求美结欢》:“閫外威权深重,军门体统尊严。”
⒋ 指家庭之外。
引《孔子家语·本命》:“﹝妇女﹞教令不出於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閫外之非仪也。”
“阃”字共有1个读音: [kǔn]
汉字 | 阃 |
---|---|
读音 | [kǔn] |
注音 | ㄎㄨㄣˇ |
部首 | [门] 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閫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閫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03 |
其它编码 | 五笔:ulsi 仓颉:lswd 郑码:tljf 四角:37601 |
笔顺编码 | 4252512341 |
笔顺笔画 | 丶丨フ丨フ一丨ノ丶一 |
笔顺名称 | 点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竖 撇 点 横 |
1.门槛。
2.指妇女居住的内室:阃闱。
3.借指妇女:阃范(女子的品德规范)。
基本字义
阃
(閫)
kǔn ㄎㄨㄣˇ
门槛,门限:“送迎不越阃”。特指城郭的门槛:“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阃外。统兵在外的将军:“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阃职。内室,借指妇女:阃闱。阃奥。阃德(借指妇德)。阃范。英语 threshold; women's quarters
德语 Türschwelle (S)
“外”字共有1个读音: [wài]
汉字 | 外 |
---|---|
读音 | [wài] |
注音 | ㄨㄞˋ |
部首 | [夕] 夕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16 |
其它编码 | 五笔:qhy 仓颉:niy 郑码:rsid 四角:23200 |
笔顺编码 | 3542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点 竖 点 |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
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基本字义
外
wài ㄨㄞˋ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英语 out, outside, external; foreign
德语 außerhalb, fre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