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木偶戏中的木头人。
例傀儡戏。
英puppet;
⒉ 比喻受人操纵,不能自立的人或组织。
例傀儡政府。
⒈ 亦作“傀垒”。比喻郁结在心中的闷气或愁苦。傀,通“块”。
引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君当日以他人酒盃浇自己傀垒,兴酣落笔,概乎言之。”
廖仲恺 《双清词草》:“右诗词若干首,为予幽禁中穷极无聊之作,藉以排遣胸中傀儡,工拙不计也。”
⒉ 亦作“傀垒”。
⒊ 用土木制成的偶像。 《列子·汤问》记 周穆王 时巧匠 偃师 造假物倡者,即后来的木偶人。傀儡在 汉 代用于丧乐及嘉会, 隋 唐 已用于表演故事, 宋 代更加盛行。有杖头傀儡、悬线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
引唐 吴兢 《贞观政要·慎所好》:“贞观 七年,工部尚书 段纶 进巧人 杨思齐 至, 太宗 令试, 纶 遣造傀儡戏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傀儡》:“世传傀儡起於 汉高祖 平城 之围,用 陈平 计,刻木为美人,立之城上,以诈 冒顿 閼氏,后人因此为傀儡。”
巴金 《秋》二一:“枚少爷 穿着长袍马褂,听人指挥,举动呆板,衣服宽大,活象一个傀儡。”
⒋ 指木偶戏。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南方好傀儡,北方好鞦韆,然皆胡戏也。”
⒌ 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
引清 李渔 《怜香伴·欢聚》:“这等看起来,把我当做个傀儡,从那时节掣到如今,还不知觉。”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五节:“光绪帝 作为 西太后 的一个傀儡,才有他存在的意义,不愿当傀儡,就不能当皇帝。”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八:“宋蚒 在村里本来是个傀儡,所作所为,都靠 黎伥 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
例如:伪 满洲国 是傀儡政权。
⒈ 木偶戏中受人在幕后操纵的木偶。
⒉ 比喻徒有虚名,没有主见,甘心任人操纵的人或组织。
引《朱子全书·卷一·学一·总论为学之方》:「今于古人所以下学之序,则以为近于傀儡而鄙厌之。」
英语puppet
德语Attrappe (S), Marionette (S)
法语marionnette, pantin, fantoche
“傀”字共有2个读音: [kuǐ] [guī]
汉字 | 傀 |
---|---|
读音 | [kuǐ][guī] |
注音 | ㄎㄨㄟˇ|ㄍㄨㄟ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9 |
异体字 | ???? ???? ???? ???? ???? 塊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080 |
其它编码 | 五笔:wrqc 仓颉:ohui 郑码:nnj 四角:26213 |
笔顺编码 | 32325113554 |
笔顺笔画 | ノ丨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弯钩 撇折 点 |
[guī]
1.怪异:傀奇(亦作“瑰奇”)。
2.独立的样子:傀然独立。
[kuǐ]〔傀儡〕a.木偶戏里的木头人;b.喻徒有虚名,被人操纵的人或组织,如“傀儡政权”。
基本字义
傀
kuǐ ㄎㄨㄟˇ
〔傀儡〕➊木偶戏里的木头人;➋喻徒有虚名,被人操纵的人或组织,如“傀傀政权”。其它字义
傀
guī ㄍㄨㄟˉ
怪异:傀奇(亦作“瑰奇”)。 独立的样子:傀然独立。英语 great, gigantic; puppet
德语 fremd, fremde ,Handpuppe, Gliederpuppe (Marionette) (S)
“儡”字共有1个读音: [lěi]
汉字 | 儡 |
---|---|
读音 | [lěi] |
注音 | ㄌㄟˇ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5 |
异体字 | 㒦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21 |
其它编码 | 五笔:wlll 仓颉:owww 郑码:nkkk 四角:26260 |
笔顺编码 | 32251212512125121 |
笔顺笔画 | ノ丨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
见〖傀儡〗。
基本字义
儡
léi ㄌㄟˊ
《廣韻》魯回切,平灰,來。疲困。其它字义
儡
lěi ㄌㄟˇ
《廣韻》落猥切,上賄,來。堆砌,垒积。参见“ 儡塊 ”。见“ 傀儡 ”。英语 puppet, dummy
德语 beschädigen, verlet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