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学校教学方式之一。由教师提出讨论课题,指定参考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钻研,在课堂上讨论,然后做出结论。
⒈ 学校教学方式之一。由教师提出讨论课题,指定参考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钻研,在课堂上讨论,然后做出结论。
“课”字共有1个读音: [kè]
汉字 | 课 |
---|---|
读音 | [kè] |
注音 | ㄎㄜ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課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FE |
其它编码 | 五笔:yjsy 仓颉:ivwd 郑码:skf 四角:36794 |
笔顺编码 | 452511123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捺 |
1.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课。下课。星期五下午没课。
2.教学的科目:主课。语文课。这学期共有五门课。
3.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课。
4.教材的段落:这本教科书共有二十五课。
5.旧时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按工作性质分设的行政单位:秘书课。会计课。
6.旧指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7.征收(赋税):课税。
8.占卜的一种:起课。卜课。
基本字义
课
(課)
kè ㄎㄜˋ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使交纳赋税:课税。课役。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课。迷信占卜的一种:起课。英语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德语 Fach, Kurs, Kursus (S),Lektion (S),Unterricht, Vorlesung, Unterrichtsstunde, Schulstunde (S),Unterricht, Unterrichtsstunde, Lektion (Zähl)
“堂”字共有1个读音: [táng]
汉字 | 堂 |
---|---|
读音 | [táng] |
注音 | ㄊㄤ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㙶 坣 隚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02 |
其它编码 | 五笔:ipkf 仓颉:fbrg 郑码:kojb 四角:90104 |
笔顺编码 | 24345251121 |
笔顺笔画 |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
1.正房:堂屋。
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
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
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
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
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
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
8.姓。
堂
táng ㄊㄤˊ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英语 hall; government office
德语 Raum (S),Tang (Eig, Fam),Hauptraum eines 1 stöckigen Hauses
“讨”字共有1个读音: [tǎo]
汉字 | 讨 |
---|---|
读音 | [tǎo] |
注音 | ㄊㄠˇ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討 䚯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討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A8 |
其它编码 | 五笔:yfy 仓颉:ivdi 郑码:sds 四角:34700 |
笔顺编码 | 4512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 竖钩 点 |
1.征伐:征讨。
2.探索;研究:研讨。
3.索取:向敌人讨还血债。
4.请求:讨教。
5.招惹:讨厌。
讨
(討)
tǎo ㄊㄠˇ
查究,处治:检讨。 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索取:讨还(huán)。 求,请求:讨教(jiào )。讨饶。 惹:讨厌。讨人喜欢。 娶:讨老婆。英语 to discuss; ask for, beg; demand; dun; marry
德语 ausbitten, erbitten (V),trauen, ehelichen (V),verlangen, abrufen (V),verurteilen, tadeln, anprangern (V)
“论”字共有2个读音: [lùn] [lún]
汉字 | 论 |
---|---|
读音 | [lùn][lún] |
注音 | ㄌㄨㄣˋ|ㄌㄨㄣˊ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論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論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BA |
其它编码 | 五笔:ywxn 仓颉:ivop 郑码:sorr 四角:38712 |
笔顺编码 | 453435 |
笔顺笔画 | 丶フノ丶ノフ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撇 捺 撇 竖弯钩 |
[lùn]
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
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
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
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
[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
(論)
lùn ㄌㄨㄣˋ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看待:一概而论。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姓。论
(論)
lún ㄌㄨㄣˊ
古同“伦”,条理。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古同“抡”,挑选。英语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德语 Abhandlung, wiss. Arbeit, Beitrag (S),Meinung, Auffassung (S),Theorie, (wiss., phil., weltanschl.) Position (S),analysieren, bewerten (V),Lun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