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喉部或气管的粘膜受刺激而突然把空气从肺内驱逐出来并带有爆破的杂音。
例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英cough;
⒈ 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刺激时迅速吸气,随即强烈地呼气,声带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叫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引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如人君好战,侵陵诸侯,贪城邑之赂,轻百姓之命,则民病喉咳嗽。”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三折:“猛听得邻舍家咳嗽了一声。”
老舍 《茶馆·附录》第一幕幕前:“咳嗽一声都象唱大戏。”
⒈ 喉部或气管的黏膜受痰或气体的刺激,引起反射作用,把气体用力排出。
⒉ 比喻出声、说话。
引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恐怕边关透漏,央及家人奔骤。似箭穿著鴈口,没个人敢咳嗽。」
《水浒传·第三八回》:「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
英语to cough, CL:陣|阵[zhen4]
德语Husten (S), husten (V)
法语tousser, toux
“咳”字共有2个读音: [ké] [hāi]
汉字 | 咳 |
---|---|
读音 | [ké][hāi] |
注音 | ㄎㄜˊ|ㄏㄞ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孩 欬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B3 |
其它编码 | 五笔:kynw 仓颉:ryvo 郑码:jszo 四角:60082 |
笔顺编码 | 2514153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丶一フノ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点 横 撇折 撇 撇 点 |
[hāi]
表示伤感、后悔或惊异:咳!我怎么这么糊涂!。咳!真有这种怪事儿!
[ké]咳嗽:干咳。百日咳。连咳带喘。
咳
ké ㄎㄜˊ
〔咳嗽〕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同时发声,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亦是某些病的症状。咳
hāi ㄏㄞˉ
叹息:咳声叹气。 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咳!我昨天没去医院。英语 cough
德语 husten, Husten (S)
“嗽”字共有1个读音: [sòu]
汉字 | 嗽 |
---|---|
读音 | [sòu] |
注音 | ㄙㄡ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1 |
异体字 | 嗍 欶 ???? 漱 瘶 |
字形结构 | 左中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FD |
其它编码 | 五笔:kgkw|kskw 仓颉:rdlo 郑码:jfjr 四角:67082 |
笔顺编码 | 251125123435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点 撇 横撇/横钩 撇 捺 |
咳嗽:干嗽。
基本字义
嗽
sòu ㄙㄡˋ
◎ 〔咳(ké ㄎㄜˊ)嗽〕同“咳”1。
英语 cough, gargle, clear throat
德语 einsaugen (mit dem Munde) (V),Husten (S),Mund säubern (S),Schleim aushusten (S),gurgeln (V),hust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