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最早产生在我国宋代。
英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⒈ 我国特有的丝织手工艺。又称刻丝。织造时,以细蚕丝为经,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在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织成后,当空照视,其花纹图案,有如刻镂而成。始于 宋 代,主要产地为 苏州。参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⒈ 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品。以彩色丝线交错织成。质地坚韧,色泽鲜艳,花纹图案有如雕刻。多织成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也作「刻丝」。
“缂”字共有1个读音: [kè]
汉字 | 缂 |
---|---|
读音 | [kè] |
注音 | ㄎㄜˋ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緙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緙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02 |
其它编码 | 五笔:xafh 仓颉:vmtlj 郑码:zee 四角:24156 |
笔顺编码 | 551122125112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
1.[缂丝](kèsī)
2.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织时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断断续续地织出图画或文字,同时衣料或物品也一起织成。
3.用缂丝法织成的衣料或物品。‖也作刻丝。
基本字义
缂
(緙)
kè ㄎㄜˋ
〔缂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緙)英语 the woof of a woven item
“丝”字共有1个读音: [sī]
汉字 | 丝 |
---|---|
读音 | [sī] |
注音 | ㄙ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4 |
异体字 | 絲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絲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1D |
其它编码 | 五笔:xxgf 仓颉:vvm 郑码:zzza 四角:22101 |
笔顺编码 | 55551 |
笔顺笔画 | フフフ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撇折 撇折 横 |
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
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
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
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基本字义
丝
(絲)
sī ㄙˉ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英语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德语 Seide (S),in Streifen geschnitten (Adj, 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