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蝌斗篆文的意思

dǒuzhuànwén

蝌斗篆文


拼音kē dǒu zhuàn wén
注音ㄎㄜ ㄉㄡˇ ㄓㄨㄢˋ ㄨㄣˊ

繁体蝌鬥篆文

词语解释

蝌斗篆文(蝌鬥篆文)[ kē dòu zhuàn wén ]

⒈  即蝌蚪书。

引证解释

⒈  即蝌蚪书。参见“蝌蚪书”。

《花月痕》第四八回:“瑶华 接过手看,锦册中间篆书‘縹緲宫祕籙’五字,展开与 采秋 同看,见是云螭五色綾,写蝌斗篆文。”
亦省称“蝌篆”。 清 吴伟业 《海狮》诗:“文身疑蝌篆,长髻学螺旋。”

“蝌”字共有1个读音: [kē]  

蝌

汉字
读音[kē]
注音ㄎㄜ
部首[虫]  虫字旁
笔画总笔画:15 部外:9
异体字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74C
其它编码五笔:jtuf 仓颉:lihdj 郑码:imte 四角:54100
笔顺编码251214312344412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一丶ノ一丨ノ丶丶丶一丨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点 点 横 竖

“蝌”字的意思

〔蝌蚪〕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体。体呈椭圆形,有长尾。生活在溪流或静水中,能食孑孓。是有益的小动物。

“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ē ㄎㄜˉ

 ◎ 〔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黑色,身体椭圆,有长尾,生活在水中,最后变成蛙或蟾蜍。亦称“活东”。

英语 tadpole

德语 Kaulquappe (S)

“斗”字共有2个读音: [dǒu]   [dòu]  

斗

汉字
读音[dǒu][dòu]
注音ㄉㄡˇ|ㄉㄡˋ
部首[斗]  斗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㪷 ???? ???? ???? ???? 枓 陡 鬥 鬦 鬭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97
其它编码五笔:ufk 仓颉:yj 郑码:tded 四角:34000
笔顺编码4412
笔顺笔画丶丶一丨
笔顺名称 点 点 横 竖

“斗”字的意思

[dòu]

1.对打:斗殴。战斗。

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5.古同“逗”,逗引。

[dǒu]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古同“陡”,突然。

“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ǒu ㄉㄡˇ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形容事物之大:斗胆。 形容事物之小:斗室。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圆形的指纹:斗箕。斗纹。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古同“陡”,突然。

其它字义

(鬥)

dòu ㄉㄡˋ

对打:斗殴。战斗。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古同“逗”,逗引。

英语 Chinese peck; liquid measure

德语 kämpfen, sich schlagen (V)​,kämpfen, sich streiten (V)

“篆”字共有1个读音: [zhuàn]  

篆

汉字
读音[zhuàn]
注音ㄓㄨㄢˋ
部首[竹]  竹字旁
笔画总笔画:15 部外:9
异体字 蒃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BC6
其它编码五笔:txeu 仓颉:hvno 郑码:mzgq 四角:88232
笔顺编码314314551353334
笔顺笔画ノ一丶ノ一丶フ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撇折 横撇/横钩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捺

“篆”字的意思

1.汉字形体的一种:篆书。篆体。大篆。小篆。真草隶篆。

2.写篆书:篆额(用篆字写在碑额上)。

3.指印章。

“篆”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uàn ㄓㄨㄢˋ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篆。小篆。篆体。篆书。书写篆字:篆额。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英语 seal script; seal, official stamp

德语 Siegelschrift (S)

“文”字共有1个读音: [wén]  

文

汉字
读音[wén]
注音ㄨㄣˊ
部首[文]  文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87
其它编码五笔:yygy 仓颉:yk 郑码:so 四角:00400
笔顺编码41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捺

“文”字的意思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

2.文章:散文。议论文。

3.文言:半文半白。

4.指文科:文理分科。

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

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

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

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

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

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➊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➋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英语 literature, culture, writing

德语 Radikal Nr. 67 = Kultur, Literatur, Schrift (Sprachw)​,Sprache, Schrift, Lehre (S)​,Wen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