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九德的意思

jiǔ

九德


拼音jiǔ dé
注音ㄐ一ㄡˇ ㄉㄜˊ

词语解释

九德[ jiǔ dé ]

⒈  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称具有九德的人。九功之德。

引证解释

⒈  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

《书·皋陶谟》:“皋陶 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 曰:‘何?’ 皐陶 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孔 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
《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旧唐书·杨绾传》:“宽柔敬恭,协於九德;文行忠信,弘於四教。”
清 颜元 《存性编·明明德》:“九德乃吾性成就。”

⒉  称具有九德的人。

《后汉书·杨震传》:“方今九德未事,嬖倖充庭。”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夫贵贱之宜,只论才德,大贤受大位,小贤受小位,故九德为帝,三德有家。”

⒊  九功之德。参见“九功”。

《国语·周语下》:“夫六,中之色也,故名曰黄鐘,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
韦昭 注:“九德,九功之德。”

“九”字共有1个读音: [jiǔ]  

九

汉字
读音[jiǔ]
注音ㄐㄧㄡˇ
部首[丿]  撇
笔画总笔画:2 部外:1
异体字 玖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5D
其它编码五笔:vtn 仓颉:kn 郑码:qy 四角:40017
笔顺编码35
笔顺笔画ノフ
笔顺名称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九”字的意思

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

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

4.姓。

“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ǔ ㄐㄧㄡˇ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英语 nine

德语 neun (9)​ (Num)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