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蓟丘”。
⒉ 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
⒈ 亦作“蓟邱”。古地名。在 北京 城西 德胜门 外西北隅。
引《史记·乐毅列传》:“乐毅 报遗 燕惠王 书曰:‘ 蓟丘 之植,植於 汶 篁。’”
张守节 正义:“幽州 蓟 地西北隅,有 蓟丘。”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古迹》:“蓟丘,在县西 德胜门 外五里西北隅,即古 蓟门 也。旧有楼臺并废,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鬱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 蓟门 烟树’。”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今都城 德胜门 外有 土城关,相传是古 蓟门 遗址,亦曰 蓟邱。”
“蓟”字共有1个读音: [jì]
汉字 | 蓟 |
---|---|
读音 | [jì] |
注音 | ㄐㄧˋ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薊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薊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4DF |
其它编码 | 五笔:aqgj 仓颉:tnmn 郑码:erkd 四角:44120 |
笔顺编码 | 122352512112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提 竖 竖钩 |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形。全草入药。也叫大蓟。
2.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燕国国都。
3.蓟县,地名,在天津。
4.姓。
基本字义
蓟
(薊)
jì ㄐㄧˋ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入药,亦称“大蓟”。
英语 circium, thistles; surname
德语 Kratzdisteln ,Dist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