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惊蛰的意思

jīngzhé

惊蛰


拼音jīng zhé
注音ㄐ一ㄥ ㄓㄜˊ

繁体驚蟄

词语解释

惊蛰[ jīng zhé ]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the Waking of Insects;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3月5,6或7日。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唐 韦应物 《田家》诗:“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宋 苏辙 《游景仁东园》诗:“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解放日报》1980.3.7:“农谚说:‘惊蛰麦直’,‘惊蛰,蛇虫百脚开食’,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开始有雷声和蛙鸣。”

⒉  指经过冬眠被春雷惊醒的虫豸。

《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潜龙浮景,而幽泉高镜。”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

国语辞典

惊蛰[ jīng zhé ]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三月五日或六日,此时正值春天,气温回升,蛰居的动物惊醒,开始活动,故称为「惊蛰」。旧称为「启蛰」。

⒉  受惊醒的蛰居动物。

《文选·左思·魏都赋》:「抑若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

“惊”字共有1个读音: [jīng]  

惊

汉字
读音[jīng]
注音ㄐㄧㄥ
部首[忄]  竖心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悢 驚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0CA
其它编码五笔:nyiy 仓颉:pyrf 郑码:usjk 四角:90096
笔顺编码44241251234
笔顺笔画丶丶丨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竖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撇 点

“惊”字的意思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

2.惊动:打草惊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惊”字的基本解释

(驚)

jīng ㄐㄧㄥˉ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出人意料的:惊喜。

英语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德语 ängstigen, beunruhigen (V)​,sich erschrecken, bestürzt sein, stören (V)​,überrascht sein (Adj)

“蛰”字共有1个读音: [zhé]  

蛰

汉字
读音[zhé]
注音ㄓㄜˊ
部首[虫]  虫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6
异体字 蟄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6F0
其它编码五笔:rvyj 仓颉:qilmi 郑码:dqsi 四角:55136
笔顺编码121354251214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丨一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蛰”字的意思

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蛰伏。入蛰。

“蛰”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蟄)

zhé ㄓㄜˊ

 ◎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蛰。惊蛰。蛰伏。蛰虫。蛰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蛰藏(cáng )。

英语 to hibernate

德语 überwintern ,überwintern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