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普遍沾润。
⒉ 遍及。
⒊ 和谐;融洽。
⒋ 贯通。
⒈ 普遍沾润。
引《汉书·礼乐志》:“於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颜师古 注:“浹,彻也;洽,霑也。”
唐 李德裕 《唐故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浹洽,要荒宴如。”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闻师之殁,緇素无不哀慟,而两 淮 之人尤切,不啻丧其父母。师之道浹洽於人者,盖可知矣。”
⒉ 遍及。
引《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休列浹洽,符瑞众变。”
刘良 注:“浹,及;洽,徧。”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斯御也,动无险阻,发自和平,周旋罔害,欢爱则行。止之而优游灵府,推之而浹洽寰瀛。”
⒊ 和谐;融洽。
引南朝 梁 丘迟 《为王博士谢表》:“疎达谢於 谷 杜,浹洽乖夫 刘 杨。”
唐 权载之 《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威惠交修,上下浹洽。”
《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浹洽,全无一点客套。”
⒋ 贯通。
引《朱子语类》卷十一:“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浹洽,然后去看书。”
明 高攀龙 《说类》:“埋头读书,使义理浹洽。”
⒈ 周全、遍及。唐·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恩礼浃洽,要荒宴如。」也作「挟洽」。
引《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余年。」
⒉ 和谐、融洽。
引唐·权德舆〈宣州响山新亭新营记〉:「而威惠交修,上下浃洽,在此物 也。」
《玉娇梨·第一回》:「三人因平日往来惯了,情意浃洽,全无一点客套。」
⒊ 贯通。
引《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看经传有不可晓处,且要旁通。待其浃洽,则当触类而可通矣。」
“洽”字共有1个读音: [qià]
汉字 | 洽 |
---|---|
读音 | [qià] |
注音 | ㄑㄧㄚ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䨐 冾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3D |
其它编码 | 五笔:iwgk 仓颉:eomr 郑码:voaj 四角:38161 |
笔顺编码 | 44134125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ノ丶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捺 横 竖 横折 横 |
1.和睦;相互协调一致:融洽。意见不洽。
2.商量;接洽:洽借。洽妥。面洽。
3.广博;周遍:博识洽闻。
基本字义
洽
qià ㄑㄧㄚˋ
跟人联系,商量:面洽。接洽。谐和:融洽。广博,周遍:博识洽闻。沾湿,浸润:内洽五脏。英语 to blend with, be in harmony; to penetrate; to cover; a river in Shenxi
德语 gewähren, Übereinstimmung (S),Schließe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