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称染缬。丝织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先在织品上描成花纹,然后用缝、扎等方法加以绞结,保留其底色,染后再解去缝线,即可出现种种花纹。我国东晋时已开始使用,唐代最为盛行。
⒈ 称染缬。丝织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先在织品上描成花纹,然后用缝、扎等方法加以绞结,保留其底色,染后再解去缝线,即可出现种种花纹。我国 东晋 时已开始使用, 唐 代最为盛行。
“绞”字共有1个读音: [jiǎo]
汉字 | 绞 |
---|---|
读音 | [jiǎo] |
注音 | ㄐㄧㄠˇ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絞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絞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DE |
其它编码 | 五笔:xuqy|xury 仓颉:vmyck 郑码:zsoo 四角:20148 |
笔顺编码 | 55141343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丶一ノ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点 横 撇 点 撇 捺 |
1.把两股以上条状物扭在一起:钢丝绳是用许多钢丝绞成的。好多问题绞在一起,闹不清楚了。
2.握住条状物的两端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受到挤压;拧:把毛巾绞干。绞尽脑汁。
3.同“铰”
4.勒死;吊死:绞杀。绞架。绞索。
5.把绳索一端系在轮上,转动轮轴,使系在另一端的物体移动:绞车。绞盘。绞着辘轳打水。
6.用于纱、毛线等:一绞纱。
基本字义
绞
(絞)
jiǎo ㄐㄧㄠˇ
拧,扭紧,挤压:绞车。绞痛。绞心。绞肠痧(霍乱病的俗称)。绞尽心力。 用绳子把人勒死:绞刑。绞杀。 缠绕:绞缠。绞结。 量词,用于纱或毛线等。英语 twist, wring; intertwine; winch
德语 drehen, zwirnen, zusammendrehen, wickeln, verwickeln (V),jdn. aufhängen, jdn. mit einem Strick erdrosseln (V),winden (V),wringen, auswringen (V),Zählwort, Zähleinheitswort, ZEW Strang, Docke (Zähl)
“缬”字共有1个读音: [xié]
汉字 | 缬 |
---|---|
读音 | [xié] |
注音 | ㄒㄧㄝˊ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12 |
异体字 | 纈 |
字形结构 | 左中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纈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2C |
其它编码 | 五笔:xfkm 仓颉:vmgro 郑码:zbjg 四角:21182 |
笔顺编码 | 55112125113253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
有花纹的丝织品。
基本字义
缬
(纈)
xié ㄒㄧㄝˊ
有花纹的纺织品。眼花时所见的星星点点。英语 patterned silk; tie knot
德语 einen Knoten binden ,knoten, Krawattenknot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