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胡子扎撒的意思

zhā

胡子扎撒


拼音hú zǐ zhā sā
注音ㄏㄨˊ ㄗˇ ㄓㄚ ㄙㄚ

繁体鬍子扎撒

词语解释

胡子扎撒[ hú zǐ zhā sā ]

⒈  同“胡子拉碴”。

引证解释

⒈  同“鬍子拉碴”。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 老包头 ﹞大老远赶到援 朝 大队来报名,人事主任看他胡子扎撒的,五十开外了,想打发他回去。”

“胡”字共有1个读音: [hú]  

胡

汉字
读音[hú]
注音ㄏㄨˊ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5
异体字 鬍 瑚 ???? ???? ???? 㗅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衚鬍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0E1
其它编码五笔:deg 仓颉:jrb 郑码:edjq 四角:47620
笔顺编码122513511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横 横

“胡”字的意思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胡”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鬍)

hú ㄏㄨˊ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姓。

英语 recklessly, foolishly; wildly

德语 warum, weshalb (Lit)​,hist. Bezeichung die Stämme im Norden und Westen Chinas (S, Gesch)​,ausländisch, von außen kommend, planlos, unüberlegt (Adj)​,Hu (Eig, Fam)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子

汉字
读音[zǐ]
注音ㄗˇ
部首[子]  子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㜽 仔 ???? ???? ????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B50
其它编码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笔顺编码521
笔顺笔画フ丨一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子”字的意思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

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

“扎”字共有3个读音: [zā]   [zhā]   [zhá]  

扎

汉字
读音[zā][zhā][zhá]
注音ㄗㄚ|ㄓㄚ|ㄓㄚˊ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1
异体字 ???? 拃 札 紥 紮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4E
其它编码五笔:rnn 仓颉:qu 郑码:dzvv 四角:52010
笔顺编码1215
笔顺笔画一丨一フ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竖弯钩

“扎”字的意思

[zhā]

1.刺:扎针。扎花。

2.驻、扎:扎营。

3.钻:扎猛子。

[zā]

1.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2.把儿,捆儿:一扎线。

[zhá]

〔扎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

“扎”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ā ㄗㄚˉ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把儿,捆儿:一扎线。

其它字义

zhā ㄓㄚˉ

刺:扎针。扎花。驻、扎:扎营。钻:扎猛子。

其它字义

zhá ㄓㄚˊ

 ◎ 〔扎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

英语 pull up; pierce; struggle free

德语 stechen, pieksen (V)​,Bündel (S)​,stechen, pieksen

“撒”字共有2个读音: [sā]   [sǎ]  

撒

汉字
读音[sā][sǎ]
注音ㄙㄚ|ㄙㄚˇ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5 部外:12
异体字 ????
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492
其它编码五笔:raet 仓颉:qtbk 郑码:deqm 四角:58040
笔顺编码12112212511313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一丨丨一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撇 捺

“撒”字的意思

[sā]

1.放开;张开:撒手。撒网。一撒线,风筝就上去了。

2.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贬义):撒赖。撒酒疯。

[sǎ]

1.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散布(东西):撒种。年糕上撒了一层白糖。

2.散落;洒:把碗端平,别撒了汤。

3.姓。

“撒”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ā ㄙㄚˉ

放开,发出:撒手。撒网。撒谎(说谎)。撒气。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撒刁。撒奸。撒娇。撒欢儿。撒野。撒酒疯。 姓。

其它字义

sǎ ㄙㄚˇ

散播,散布,散落:撒种(zhǒng)。撒播。把酒端平,别撒了。 姓。

英语 release, cast away, let go; disperse; relax

德语 gehen gelassen, gehengelassen [alt] ,Sa (Eig, Fam)​,zerstreuen, verbreit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