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虎头上捉虱子的意思

tóushàngzhuōshī

虎头上捉虱子


拼音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ǐ
注音ㄏㄨˇ ㄊㄡˊ ㄕㄤˋ ㄓㄨㄛ ㄕ ㄗ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⒈  在老虎头上捉虱子。比喻干危险的事情。也指不懂厉害,冲撞了惹不起的大人物或势力。

“虎”字共有1个读音: [hǔ]  

虎

汉字
读音[hǔ]
注音ㄏㄨˇ
部首[虍]  虎字头
笔画总笔画:8 部外:2
异体字 唬 ???? ???? ???? ???? ???? ???? ???? 俿 乕 虝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64E
其它编码五笔:hamv|hwv 仓颉:yphn 郑码:ih 四角:21217
笔顺编码21531535
笔顺笔画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笔顺名称 竖 横 横撇/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虎”字的意思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

3.露出凶相:虎起脸。

4.姓。

5.同“唬”。

“虎”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ǔ ㄏㄨˇ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英语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德语 Tiger (S)​,Katz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Tiger"

“头”字共有2个读音: [tóu]   [tou]  

头

汉字
读音[tóu][tou]
注音ㄊㄡˊ|ㄊㄡ
部首[大]  大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934
其它编码五笔:udi 仓颉:yk 郑码:tdgd 四角:34800
笔顺编码44134
笔顺笔画丶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横 撇 点

“头”字的意思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

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

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

8.第一:头等。头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

10.姓。

[tou]

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

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头”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頭)

tóu ㄊㄡˊ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首领:头子。头目。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英语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德语 Kopf

“上”字共有2个读音: [shàng]   [shǎng]  

上

汉字
读音[shàng][shǎng]
注音ㄕㄤˋ|ㄕㄤˇ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2
异体字 丄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A
其它编码五笔:hhgg 仓颉:ym 郑码:ida 四角:21100
笔顺编码211
笔顺笔画丨一一
笔顺名称 竖 横 横

“上”字的意思

[shàng]

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

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

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

4.旧时指皇帝:上谕。

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

6.姓。

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

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

9.向上级呈递:上书。

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

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

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

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

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

15.涂;搽:上颜色。上药。

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

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

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

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

[shǎng]

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

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上”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àng ㄕㄤˋ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去,到:上街。 向前进:冲上去。 增加:上水。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涂:上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拧紧发条:上弦。 登载,记:上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其它字义

shǎng ㄕㄤˇ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英语 top; superior, highest; go up, send up

德语 an einer Tätigkeit teilnehmen (V)​,(Postposition, nach einem Substantiv)​ mitten drin; von einem Aspekt; auf einer Oberfläche, usw. ,etwas bringen lassen; zufügen; etwas drauftun; installieren; (in der Zeitung u.ä.)​ auftauchen (V)​,nach oben gehen; hochlaufen (V)​,vorig; vorherig; ehemalig (Adj)​,oben (Adv)

“捉”字共有1个读音: [zhuō]  

捉

汉字
读音[zhuō]
注音ㄓㄨㄛ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7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349
其它编码五笔:rkhy 仓颉:qryo 郑码:dji 四角:56081
笔顺编码1212512134
笔顺笔画一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撇 捺

“捉”字的意思

1.握;抓:捉笔。捉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贼。猫捉老鼠。

“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uō ㄓㄨㄛˉ

抓,逮:捉拿。捉奸。捉贼。捉弄。捕捉。捕风捉影。握:捉笔。捉刀(代人作文)。捉襟见肘。

英语 grasp, clutch; catch, seize

德语 fangen, ergreifen, festnehmen (V)​,greifen, festhalten (V)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子

汉字
读音[zǐ]
注音ㄗˇ
部首[子]  子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㜽 仔 ???? ???? ????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B50
其它编码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笔顺编码521
笔顺笔画フ丨一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子”字的意思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

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