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裱背书画时用的刷子。用棕丝制成。
⒈ 裱背书画时用的刷子。用棕丝制成。
引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裱背亦有十三科……数内闕其一,则不能成全画矣。其餬刷裁尺,亦皆有名。餬刷椶软者,谓之平分椶。”
⒈ 裱糊字、画所用的鬃质扁形刷子。
“餬”字共有1个读音: [hú]
汉字 | 餬 |
---|---|
读音 | [hú] |
注音 | ㄏㄨˊ |
部首 | [飠] 食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9 |
异体字 | 糊 䭅 䭌 䭍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92C |
其它编码 | 五笔:wyve|wvde 仓颉:oijrb 郑码:oxjq 四角:87720 |
笔顺编码 | 34451154122513511 |
笔顺笔画 |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点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点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横 横 |
同“糊”。
基本字义
餬
hú ㄏㄨˊ
寄食,以薄粥供口食。《方言》卷二:“餬,寄也。寄食為餬”《六書故•工事四》:“餬,薄食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莊子•人間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 唐王維《門下起赦書表》:“下除冗食,贍餬口之人。” 稠粥。《爾雅•釋言》:“餬,饘也。”郭璞注:“餬,糜也。”邢昺疏:“餬、饘、鬻、糜,相類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别名。” 涂抹;黏合。后作“糊”。《左傳•昭公七年》“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唐孔穎達疏:“猶今人以粥向帛,黏使相著,謂之餬帛。” 蒙混,粉饰。《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磕了幾個頭,當時兑了一萬兩銀子出來,饞餬的去了,不曾破相。”英语 porridge, gruel, congee; paste
“刷”字共有2个读音: [shuā] [shuà]
汉字 | 刷 |
---|---|
读音 | [shuā][shuà] |
注音 | ㄕㄨㄚ|ㄕㄨㄚˋ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㕞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37 |
其它编码 | 五笔:nmhj 仓颉:sbln 郑码:xmlk 四角:72200 |
笔顺编码 | 51325222 |
笔顺笔画 | フ一ノ丨フ丨丨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竖钩 |
[shuā]
1.(刷儿)刷子:牙刷。板刷。
2.用刷子清除或涂抹:刷牙。刷鞋。刷锅。用石灰浆刷墙。
3.比喻除名;淘汰:他不守劳动纪律,让厂里给刷了。今年高考他被刷了下来。
4.形容迅速擦过去的声音:风刮得树叶子刷刷地响。刷刷地下起雨来了。
[shuà]挑拣:打这堆梨里头刷出几个好的给奶奶送去。
基本字义
刷
shuā ㄕㄨㄚˉ
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刷子。毛刷。板刷。擦拭,涂抹,清洗:刷牙。刷墙。刷洗。印刷。刷耻(洗雪耻辱)。剔除,淘汰:刷选(剔除)。刷掉。其它字义
刷
shuà ㄕㄨㄚˋ
〔刷白〕色白而略微发青。〔刷俐〕形容动作很敏捷。英语 brush; clean with brush, scrub
德语 Pinsel, Bürste (S),bürsten (V),auswählen, kü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