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龙黼黻的意思

huǒlóng

火龙黼黻


拼音huǒ lóng fǔ fú
注音ㄏㄨㄛˇ ㄌㄨㄥˊ ㄈㄨˇ ㄈㄨˊ

繁体火龍黼黻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火龙黼黻[ huǒ lóng fǔ fú ]

⒈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引证解释

⒈  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世不知。”
宋 陆游 《杨梦锡<集句杜诗>序》:“梦锡 之意,非为集句设也,本以成其诗耳。不然,火龙黼黻手,岂补缀百家衣者耶!”

“火”字共有1个读音: [huǒ]  

火

汉字
读音[huǒ]
注音ㄏㄨㄛˇ
部首[火]  火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夥 灬 煷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06B
其它编码五笔:oooo 仓颉:f 郑码:uo 四角:90800
笔顺编码4334
笔顺笔画丶ノ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捺

“火”字的意思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火”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ǒ ㄏㄨㄛˇ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紧急:火速。十万火急。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发怒,怒气:火暴。火性。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姓。

英语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德语 Feuer (S, Chem)​,Radikal Nr. 86 = Feuer, Flamme, Feuerwaffe, glühend, eilig, Zorn, Ärger (Variante: 灬)

“龙”字共有1个读音: [lóng]  

龙

汉字
读音[lóng]
注音ㄌㄨㄥˊ
部首[龙]  龙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0
异体字 龍 竜 龒 㡣 䮾 ???? ???? ???? ???? ???? ???? ???? ???? ???? ???? ????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F99
其它编码五笔:dxv|dxyi 仓颉:ikp 郑码:gm 四角:43014
笔顺编码13534
笔顺笔画一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弯钩 撇 点

“龙”字的意思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

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

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5.姓。

“龙”字的基本解释

(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英语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德语 Drache (S)​,Long (Name)​ (Eig, Fam)​,Schlang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Radikal Nr. 212 = Drache, Drachen

“黼”字共有1个读音: [fǔ]  

黼

汉字
读音[fǔ]
注音ㄈㄨˇ
部首[黹]  黹字旁
笔画总笔画:19 部外:7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EFC
其它编码五笔:oguy|oisy 仓颉:tbijb 郑码:kulf 四角:33227
笔顺编码2243143252341251124
笔顺笔画丨丨丶ノ一丶ノ丨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丶
笔顺名称 竖 竖 点 撇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竖 撇 点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点

“黼”字的意思

古代礼服上绣的黑白相间的花纹。

“黼”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ǔ ㄈㄨˇ

 ◎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黼座(帝王的宝座)。黼黻(a.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b.喻华丽的辞藻)。黼藻(指华美的辞藻)。

英语 embroidered official or sacrificial robe

“黻”字共有1个读音: [fú]  

黻

汉字
读音[fú]
注音ㄈㄨˊ
部首[黹]  黹字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5
异体字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EFB
其它编码五笔:oguc|oidy 仓颉:tbike 郑码:kuxs 四角:33247
笔顺编码22431432523413544
笔顺笔画丨丨丶ノ一丶ノ丨フ丨ノ丶一ノフ丶丶
笔顺名称 竖 竖 点 撇 横 点 撇 竖 横折钩 竖 撇 点 横 撇 横撇/横钩 捺 点

“黻”字的意思

1.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的花纹。

2.同“韨”(fú)。

“黻”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ú ㄈㄨˊ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黻。同“韨”。

英语 special pattern of embroidery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