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尽薪传的意思

huǒjìnxīnchuán

火尽薪传


拼音huǒ jìn xīn chuán
注音ㄏㄨㄛˇ ㄐ一ㄣˋ ㄒ一ㄣ ㄔㄨㄢˊ

繁体火盡薪傳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火尽薪传[ huǒ jìn xīn chuán ]

⒈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引证解释

⒈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参见“火传”。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

“火”字共有1个读音: [huǒ]  

火

汉字
读音[huǒ]
注音ㄏㄨㄛˇ
部首[火]  火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夥 灬 煷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06B
其它编码五笔:oooo 仓颉:f 郑码:uo 四角:90800
笔顺编码4334
笔顺笔画丶ノ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捺

“火”字的意思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火”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ǒ ㄏㄨㄛˇ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紧急:火速。十万火急。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发怒,怒气:火暴。火性。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姓。

英语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德语 Feuer (S, Chem)​,Radikal Nr. 86 = Feuer, Flamme, Feuerwaffe, glühend, eilig, Zorn, Ärger (Variante: 灬)

“尽”字共有2个读音: [jìn]   [jǐn]  

尽

汉字
读音[jìn][jǐn]
注音ㄐㄧㄣˋ|ㄐㄧㄣˇ
部首[尸]  尸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儘 盡 侭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儘盡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C3D
其它编码五笔:nyuu 仓颉:soy 郑码:xmst 四角:77303
笔顺编码513444
笔顺笔画フ一ノ丶丶丶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撇 捺 点 点

“尽”字的意思

[jìn]

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

[jǐn]

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

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

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

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

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尽”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盡)

jìn ㄐㄧㄣˋ

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尽情。自尽(自杀)。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都,全:尽然。尽是白的。尽收眼底。尽释前嫌。

其它字义

(儘)

jǐn ㄐㄧㄣˇ

极,最:尽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量(liàng )。尽管。 都,全。

英语 exhaust, use up; deplete

“薪”字共有1个读音: [xīn]  

薪

汉字
读音[xīn]
注音ㄒㄧㄣ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3
异体字 新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5AA
其它编码五笔:ausr 仓颉:tydl 郑码:esfp 四角:44921
笔顺编码1224143112343312
笔顺笔画一丨丨丶一丶ノ一一丨ノ丶ノノ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钩 撇 点 撇 撇 横 竖

“薪”字的意思

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

2.薪水:加薪。发薪。月薪。年薪。

3.姓。

“薪”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īn ㄒㄧㄣˉ

 ◎ 柴火:薪苏(打柴割草)。薪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英语 fuel, firewood; salary

德语 Brennmaterial, Brennmittel (S)​,Gehalt (S)​,Bezahlung

“传”字共有2个读音: [chuán]   [zhuàn]  

传

汉字
读音[chuán][zhuàn]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20
其它编码五笔:wfny 仓颉:oqni 郑码:nbzs 四角:25232
笔顺编码321154
笔顺笔画ノ丨一一フ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点

“传”字的意思

[chuán]

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

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

4.传导:传电。传热。

5.表达:传神。传情。

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

7.传染:这种病传人。

8.姓。

[zhuàn]

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传”字的基本解释

(傳)

chuán ㄔㄨㄢˊ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傳)

zhuàn ㄓㄨㄢˋ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英语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德语 weitergeben, übermitteln (V)​,Biographie, Lebenslauf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