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英blunderbuss;
⒈ 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引《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可即於 金齿、楚雄、品甸 及 澜沧江 中道,葺垒深池,以固营栅,多置火銃为守备。寇来勿轻与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遣人四出,各假弓矢火銃,又诣邑借巨砲二。”
“火”字共有1个读音: [huǒ]
汉字 | 火 |
---|---|
读音 | [huǒ] |
注音 | ㄏㄨㄛˇ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夥 灬 煷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06B |
其它编码 | 五笔:oooo 仓颉:f 郑码:uo 四角:90800 |
笔顺编码 | 4334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捺 |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基本字义
火
huǒ ㄏㄨㄛˇ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紧急:火速。十万火急。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发怒,怒气:火暴。火性。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姓。英语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德语 Feuer (S, Chem),Radikal Nr. 86 = Feuer, Flamme, Feuerwaffe, glühend, eilig, Zorn, Ärger (Variante: 灬)
“铳”字共有1个读音: [chòng]
汉字 | 铳 |
---|---|
读音 | [chòng] |
注音 | ㄔㄨㄥˋ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6 |
异体字 | 銃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銃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F3 |
其它编码 | 五笔:qycq 仓颉:opyiu 郑码:pszr 四角:80712 |
笔顺编码 | 31115415435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丶一フ丶ノ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点 横 撇折 点 撇 竖弯钩 |
1.一种旧式火器。
2.铳子,一种金属制的用于打眼等的工具。
基本字义
铳
(銃)
chòng ㄔㄨㄥˋ
旧时指枪一类的火器:火铳。鸟铳。同“冲2”。英语 ancient weapon, blunderb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