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不思的意思

huǒ

火不思


拼音huǒ bù sī
注音ㄏㄨㄛˇ ㄅㄨˋ ㄙ

词语解释

火不思[ huǒ bù sī ]

⒈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宋元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

引证解释

⒈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 宋 元 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参阅 林谦三 《东亚乐器考·关于火不思(浑不似)》。

《元史·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火不思》:“琵琶直颈者, 宋 以来谓之‘火不思’。 俞玉吾 《席上腐谈》云:‘浑拨四’形较琵琶小,胡人改造琵琶, 昭君 笑曰:‘浑不似也。’后譌为‘浑拨四’。案‘火不思’、‘浑拨四’皆单字还音,非有改造不似义。 《长安客话》谓之‘胡拨思’…… 唐 人犹有直颈琵琶、曲颈琵琶之名, 宋 元 始以直颈者名‘火不思’。”

国语辞典

火不思[ huǒ bù sī ]

⒈  乐器名。一种拨弹乐器。为土耳其语 qobuz的音译。形似琵琶,直颈,槽有棱角。约于宋元时由波斯传入我国。

《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火”字共有1个读音: [huǒ]  

火

汉字
读音[huǒ]
注音ㄏㄨㄛˇ
部首[火]  火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夥 灬 煷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06B
其它编码五笔:oooo 仓颉:f 郑码:uo 四角:90800
笔顺编码4334
笔顺笔画丶ノ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撇 捺

“火”字的意思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火”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ǒ ㄏㄨㄛˇ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紧急:火速。十万火急。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发怒,怒气:火暴。火性。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姓。

英语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德语 Feuer (S, Chem)​,Radikal Nr. 86 = Feuer, Flamme, Feuerwaffe, glühend, eilig, Zorn, Ärger (Variante: 灬)

“不”字共有2个读音: [bù]   [fǒu]  

不

汉字
读音[bù][fǒu]
注音ㄅㄨˋ|ㄈㄡˇ
部首[一]  一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3
异体字 ???? ???? 否 柎 不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0D
其它编码五笔:gii|dhi 仓颉:mf 郑码:gi 四角:10900
笔顺编码1324
笔顺笔画一ノ丨丶
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点

“不”字的意思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ù ㄅㄨˋ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它字义

fǒu ㄈㄡˇ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英语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德语 nein,nicht"

“思”字共有2个读音: [sī]   [sāi]  

思

汉字
读音[sī][sāi]
注音ㄙ|ㄙㄞ
部首[心]  心字底
笔画总笔画:9 部外:5
异体字 䰄 恖 楒 ???? ???? ????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01D
其它编码五笔:lnu 仓颉:wp 郑码:kiwz 四角:60330
笔顺编码251214544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一丶フ丶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斜钩 点 点

“思”字的意思

[sī]

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姓。

[sāi]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ī ㄙˉ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姓。

其它字义

sāi ㄙㄞˉ

 ◎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英语 think, consider, ponder; final particle

德语 denken, nachdenk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