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
⒈ 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
引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 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 曹氏 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
宋 苏轼 《后赤壁赋》:“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吕志伊 《读史感赋》:“横槊赋诗一世雄,二 乔 未虏恨东风。”
⒈ 槊,长八丈的矛。横槊赋诗形容意气风发的样子。
引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宋·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横”字共有2个读音: [héng] [hèng]
汉字 | 横 |
---|---|
读音 | [héng][hèng] |
注音 | ㄏㄥˊ|ㄏㄥ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11 |
异体字 | 橫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橫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A2A |
其它编码 | 五笔:samw 仓颉:dtlc 郑码:feko 四角:44986 |
笔顺编码 | 123412212512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撇 点 |
[héng]
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
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
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
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
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
7.与“横”(hèng)
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
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
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
11.姓。
[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基本字义
横
héng ㄏㄥˊ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横楣。横额。横幅。横批。横披(长条形横幅字画)。横匾。横标。横空。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横排。横向。横斜。纵横。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横贯东西。其它字义
横
hèng ㄏㄥˋ
凶暴,不讲理;蛮横。强横。横暴。横蛮。 意外的,不寻常的:横财。横祸。横事。横死。英语 across
德语 über, herüber ,horizontal, quer (Adj),waagerecht (Adj),Heng (Eig, Fam),unbändig, ungebärdig
“槊”字共有1个读音: [shuò]
汉字 | 槊 |
---|---|
读音 | [shuò] |
注音 | ㄕㄨㄛ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0 |
异体字 | 㮶 䔠 搠 矟 銏 鎙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9CA |
其它编码 | 五笔:ubts 仓颉:tbd 郑码:uaqf 四角:87904 |
笔顺编码 | 43152335111234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竖折/竖弯 竖 撇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 竖 撇 捺 |
古代兵器,杆儿比较长的矛。
基本字义
槊
shuò ㄕㄨㄛˋ
◎ 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横槊赋诗”。
英语 spear, lance
“赋”字共有1个读音: [fù]
汉字 | 赋 |
---|---|
读音 | [fù] |
注音 | ㄈㄨˋ |
部首 | [贝] 贝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賦 䝾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賦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4B |
其它编码 | 五笔:mgah|mgay 仓颉:bompm 郑码:lohi 四角:73840 |
笔顺编码 | 253411212154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一一丨一丨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撇 点 横 横 竖 横 竖 提 斜钩 点 |
1.(上对下)交给:赋予。
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
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
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5.做(诗、词):赋诗一首。
基本字义
赋
(賦)
fù ㄈㄨˋ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古同“敷”,铺陈,分布。英语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德语 verleihen (V)
“诗”字共有1个读音: [shī]
汉字 | 诗 |
---|---|
读音 | [shī] |
注音 | ㄕ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詩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詩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D7 |
其它编码 | 五笔:yffy 仓颉:ivgdi 郑码:sbds 四角:34741 |
笔顺编码 | 4512112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丨一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 竖 横 横 竖钩 点 |
1.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2.(Shī)姓。
基本字义
诗
(詩)
shī ㄕˉ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英语
poetry; poem, verse, ode
德语 Lyrik, Gedicht, Poesie, Ver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