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黑衣的意思

hēi

黑衣


拼音hēi yī
注音ㄏㄟ 一

词语解释

黑衣[ hēi yī ]

⒈  王宫卫士的代称。上古王宫卫士身穿黑衣。

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guard of palace;

引证解释

⒈  黑色衣服。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驪,载玄旆,衣黑衣,服玄玉。”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城中矢尽, 巡 缚藁为人千餘,被黑衣,夜縋城下, 潮 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⒉  战国 赵 王宫宿卫常穿黑衣,故用以指宫廷侍卫。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公 曰:‘老臣贱息 舒祺 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及其从微至著,资父事君,籍丹书之勋业,参黑衣之行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倩霞》:“且君以弱冠补黑衣,一年之间,得至护卫,诚以王为冰山之靠也。”

⒊  指僧。因僧徒常衣黑袈裟,故称。

《佛祖统记》卷三六:“﹝ 齐武帝 永明 元年﹞敕 长干寺 玄畅 同 法献 为僧主,分任 江 南北事,时号黑衣二杰。”

国语辞典

黑衣[ hēi yī ]

⒈  黑色衣服。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衣黑衣,服玄玉。」

⒉  王宫卫士。因著黑衣,故称。

《战国策·赵策四》:「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官。」

⒊  僧衣或僧人。教外之人因僧侣常著黑袈裟,故称僧侣为「黑衣」。

“黑”字共有1个读音: [hēi]  

黑

汉字
读音[hēi]
注音ㄏㄟ
部首[黑]  黑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0
异体字 黒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ED1
其它编码五笔:lfou 仓颉:wgf 郑码:lkbu 四角:60331
笔顺编码254312114444
笔顺笔画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点 撇 横 竖 横 横 点 点 点 点

“黑”字的意思

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

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

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

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

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

6.姓。

“黑”字的基本解释

hēi ㄏㄟˉ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黑白。 暗,光线不足:黑暗。黑夜。 隐蔽的,非法的:黑枪。黑市。黑社会。 恶毒:黑心。 姓。

英语 black; dark; evil, sinister

德语 schwarz

“衣”字共有1个读音: [yī]  

衣

汉字
读音[yī]
注音
部首[衣]  衣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63
其它编码五笔:yeu 仓颉:yhv 郑码:srh 四角:00732
笔顺编码413534
笔顺笔画丶一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竖提 撇 捺

“衣”字的意思

[yī]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

3.胞衣。

4.姓。

[yì]

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衣”字的基本解释

yī ㄧˉ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姓。

英语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德语 Kleidung (S)​,Yi (Eig, Fam)

词语首拼